Junmmmerco

@jcheng

教書筆記:“羔羊”與“沈默者”——新冷戰時代如何想像“中國留學生”?

負笈海外幾年來,在工作場合聽到同事公開抱怨“中國留學生”這個集體名詞,今年是第一次。抱怨內容包括撒謊,學術誠信,還有最主要的——對政治問題的高度敏感。這週的課程,討論信息安全和社會信用制度。一位同事說,一位中國學生在他的課室中和另一位同學高聲爭吵,他不知如何是好;另一邊,兩位同班...

BLM中的華人 —— 回答四個關於BLM的問題

BLM中的華人如何定位自己,是否參與和聲似乎成了近期非常熱門的討論話題。這個月,我在澳洲以收到了一家藝廊的邀請,大約25個華人藝術家/寫作者在郵件採訪中寫下了自己對於BLM的解讀和看法,我也有幸成為其中之一。經過策劃人同意,我也將自己對問題的回答發佈在這裡。

武漢疫情及所謂「沒有一個支那是無辜的」—— 一些想説的話

武漢疫情蔓延。與疫情信息更新同步的是關於疫情的評論。Matters與其他中文社交平臺上,俯拾皆是的是來自香港臺灣的一種觀點,如題 —— 「沒有一個支那是無辜的」。這種觀點的形成當然有其值得理解的原因,但這裏也有些不得不説的話,我思慮再三,還是決定發在這裏,作爲一種討論和記錄。

《文學回憶錄》導讀 —— 風呀,水呀,一頂橋

引言 此文作於2017年,為中國一本藝術雜志撰稿。后因種種原因未得刊出。但當時選擇這個題目,確是真心誠意喜歡木心。讀他的詩和章句,常常覺得這樣親近,又這樣不可接近。他的文字是江南文風裏,祖輩的精神故鄉。弟子陳丹青說,他是少數經歷文革牢獄之災,卻絲毫看不出吃苦痕跡的人。

寫作的姿態

在初到海外求學時,曾經嘗試在一年時間裏不讀任何中文書,以期訓練自己的在英文寫作時能夠像“母語者”那樣行文思考。在學術寫作之外閲讀小説雜記,英文表述情緒時常常有一種“參與世界”的直覺和熱情。這種高歌猛進“參與”耳目一新,也或許修改了我一部分的人格,以至用英文表達時都覺得自己慢慢生成了另一個熱情澎湃的人格系統。

木心寫潘其流 (筆名:阿辛)

完美的人是乾魚。其流是不完美的。與他同時學畫的一大群夥伴,其中有十來個曾是良朋密友,當時各負才具,笑傲湖畔,漸漸花落水流,貌合神離地背棄了藝術,三十年之後,這些人在藝術上失蹤了。這些人先後乾了,完美了。其流在水中游,海中游,雙鰭變形為翅,一條飛魚。

《玻璃之城》:香港,永不消亡的羅曼蒂克 (一)

作爲97前的香港電影,許多人觀看《玻璃之城》大多將其解讀為浪漫愛情片,大多數影評也集中於情感表現視角,唏噓那是青春而相愛的舒淇和黎明。Right person but wrong time. 年輕的愛侶不可救藥地墜入愛河,誤解,分開,又在人到中年相遇,身邊有了別的什麽人。

新舊書摘(二)

"There is a form of self-reflective critical thinking contained within these ideas, since in order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we must stand...

新舊書摘(一)

- 「當真,爲什麽我們遇見一個畸形怪狀的身體是不激動的,而遇見一個思路不清的頭腦就難以忍受,不能不憤慨起來了呢?因爲,一個跛脚的人,承認別人走得正常,而一個跛脚的精神,卻説我們是跛脚的。若非如此,我們就不至惱恨他們,反使他們可憐了。Montaigne和Pascal之所以能這樣娓娓...

十月一日

喚醒恨總是比喚醒愛簡單,可過於簡單的東西也往往值得格外當心。讀劉曉波的講稿。在監獄中,他寫:「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因為,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良知,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毀掉一個社會的寬容和人性。」 是啊,因為這麼簡單的仇恨,一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把傷口指向在一個城市生活的...

天堂鳥 |三毛姐弟採訪節錄

主持人:你們作為姐姐弟弟,會怎麼形容三毛的性格?姐姐:我覺得她的心思比我們都要纖細,看東西有一種深度。她的心非常善良憐憫,又很勇敢。弟弟:姐姐對我來講,真的不是一個名人了,我們在家從來也沒叫過她三毛,都叫她小姐姐。主持人:我看她書里寫,從小到大她都覺得姐姐比她出色,無論長相還是性格?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