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大批洋人離港,西貢三十年肉扒店結業
伍月明店舖的英文名是「Butcher King」,顯露了當時創業信心之大。
創業前,他在大型連鎖超市集團任職,曾在七間分店工作。三十年前,其任職超市停止肉枱櫃,顧客再不能在琳瑯肉扒中選擇心水和決定喜歡的份量,惹來外籍顧客嘀咕,伍月明暗忖自己已積累相當經驗,於是在多洋人聚居的西貢開設美澳肉食公司(Butcher King),入口歐美各式肉扒及食品,迎合外籍顧客的喜好。
當時是九十年代,也是店舖生意最好的年代。
新冠肺炎疫情中後期,外國開始放寬防控措施,公眾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反觀香港,光是入境,就要酒店隔籬,嚇怕了眾多洋人,同時日常生活亦受多項政策規管,包括「口罩令」,一位居港多年的英語作家當時在專欄嘆道,告別派對不絕。西貢一間多洋人光顧的餐廳經理是英國人,年幼時隨父親來港,在港讀書和長大,二零二三年初和德國未婚妻移居歐洲;其同事嘆道,很多客人也遷離香港。
最近,一位西貢居民說,她隔鄰的兩幢村屋向來是外籍人士居住,現已不見人。香港經濟不佳已影響就業,外籍人士不能倖免,政治形勢亦令香港逐漸變為高風險之地,據知歐美人士離開香港趨勢持續。
大量外籍人士遷走,深深衝擊以洋人顧客為主的店舖。伍月明說,疫情後,他少了大約七成顧客,雖然業主略減租金,但於事無補,他遂趁租約期滿,一月十日結業,之後或許去西貢超市打工。訪問的一天,有個在港居住二十八年的德國顧客來購物,聽見結業,即表惋惜,謂甫在西貢居住開始,已光顧美澳肉食。
西貢超市有售肉扒,但居民向來愛光顧專門店。然而,過去一年,西貢已有三間肉扒專門店結業,包括Steak King、Feather and Bone及Bones & Blades,美澳肉食將是第四間,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一間。
已結業肉扒店至今仍是吉舖。過去五年,我每月平均去西貢最少兩次,據我觀察,西貢市現時的吉舖較疫情期間更多,人流旺的街道也不例外,包括面向巴士總站的福民路和咖啡店密集的市場街,部份舖位已空置經年。近碼頭的一條小巷有「食街」之稱,因為小型食店一間緊接一間,兩周前我入內一看,吉舖處處,嚇一大跳。除了外籍人士離港,西貢中產移民也對商舖造成沉重打擊。
伍月明回顧,二零一八年十號風球山竹是生意轉捩點,其店所在的宜春街有水浸和停電,之後生意向下。經營了三十年的創業作快將結束,可惜嗎?「不,我六十歲了!」他擺擺手。做老闆不能放假,只有他一人看舖,嗜榴槤的他談起想去馬來西亞吃貓山王,眉飛色舞。
儘管快退場,他仍十分留意業內信息。他店內的秘魯紅石榴售四十元,一位客人嫌略貴,伍月明答,秘魯快可使用中國大陸一個港口運貨來港,遲些售價該會降低。「新聞有報,你沒留意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