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chooling
40 篇文章
Lam Chan

與兒子對話隨想系列——玩Minecraft學會的事​​

他們可能不明白打機怎可能是在家自學的內容,但我知道你花那麼多時間在那裏,那裏就一定是有一些很吸引你、令你感到滿足的東西⋯⋯

Lam Chan

與兒子對話隨想系列——有比守法更重要的事 

一大清早,我做完運動,梳洗後,從浴室出來,就撞上正從浴室門口經過的兒子,他懶洋洋地問我:「你是怎麼想的?你在等政府派人來拘捕你嗎?」

Lam Chan

兒子對話隨想系列——生命從不對我們說教​​

平時只會應一句:「Okay.Bye.」的他,今天竟然問我出去做什麼!「我去飲咖啡,讀書和寫作。」我回答說,然後轉身準備離開時,聽到他說:「I think you should get a job.」

Lam Chan

「好好學習」的迷思

孩子們本來就對生命有熱誠和自信,反而是我們這些大人要謹慎,不要用自己的擔心、恐懼和自以為是去熄滅這團火。

Lam Chan

最最珍貴的瞬間並非社交媒體能夠承載

選擇不一樣的應對方式!珍視長期目標勝於眼前的服從,這就自然換了一個透鏡去看孩子的行為......

Lam Chan

「孩子如何栽培我」系列——(4)召命(Calling)

他們根本不會在這些「補救教學」中得到支持去運用他們天賦的學習能力,他們只會不斷被告知他們是主流體制中的失敗者,只是大人不肯面對,我們只想要「正常」的孩子,而「正常」的定義就是能夠順利給我們塞進框框裏的孩子。

Lam Chan

「孩子如何栽培我」系列——(3)焦點

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補底」,而是獨特性得到肯定,那些SEN標籤是主流價值強加在他們身上,他們其實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人生目的,他們的生命不是為了主流體系而存在的。

Lam Chan

「孩子如何栽培我」系列——(2)你的反應取決於你看見什麼

改變「觀點」而不是單單改變「做法」(change how you see, not just how you act)。他指出這「觀點」包括了我們平時怎麼看孩子......而當孩子做出我們認為不合宜的事,或者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我們的期望時,簡言之,就是「麻煩」發生的時候,我們怎麼理…

Lam Chan

「孩子如何栽培我」系列——(1)你看得見嗎?

我們會因為許多煩心的瑣事,那些不符合我們期望的小事,而看不見孩子生命裏面的美麗!⋯⋯我們許多時候將自己的喜惡奉為圭臬,又對孩子的將來充滿恐懼,只想令孩子符合我們的期望,若不是看他不順眼,就是嚴格要求他跟從我們自己的標準,還認為這是為孩子好⋯⋯

Lam Chan

"The Good Place"( 良善之地)觀後感

「你問了一個哲學和宗教都嘗試解答的問題。我想問:如果眼前的我和你最終都會『不再存在』,你有什麼感想?」

Lam Chan

Unschooling日常

「什麼?原來學費要這麼多錢!這完全不值得!我在學校感到那麼沉悶,而我們竟然還要為此付款?!你為什麼讓我留在學校那麼久?」兒子這樣說。

Lam Chan

混沌與秩序

許多大人在看到孩子們處理事情時那看來無望成功的一片混沌,都不能稍稍忍耐好讓他們有機會自己理出個頭緒來,大人不給足夠時間讓孩子們去嘗試,就假定即使給他們所有時間,他們也不可能從混沌中建立出秩序來。

Lam Chan

是什麼讓人擁有探索世界的熱誠?——《盛夏友晴天》(Luca)觀後感(含劇透)​​

想要闖蕩「更廣闊的世界」的Luca,已經開展了他的夢想之旅,我也邊看邊替他感到興奮,他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又要背負違背父母期望的壓力,實在一點也不容易,當那廣闊的世界在他面前展現時,導演和編劇竟然安排他去學校!

Lam Chan

The Rhythm of Heaven​​​​​​

當我這樣把夢寫下來時,夢本身雖然有如鏡花水月般不再鮮明,好像是很遙遠的記憶,”The rhythm of heaven”卻真實地存在於生活中⋯⋯

Lam Chan

孩子,你慢慢來!

他們說這是為你好,但他們沒有說,也許他們自己也沒有察覺,這是為了使你配合他們的框框,是要使你變得符合他們的期望,而這就是「為你好」的意思……

Lam Chan

自由與了解自己

這不就是我所相信的unschooling的力量——在自由的探索和嘗試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嗎?我把他從學校系統中釋放出來,不就是要讓他可以有空間去嘗試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會在嘗試時無可避免的浮動中受到壓制和羞辱嗎?

Lam Chan

青少年的尊嚴

睇死他,結果只會是自我應驗的預言;信任他,他會給你驚喜。

Lam Chan

Unschooling~~內在力量形成的生活不單單是孩子的事

拍攝記錄的活動只不過是一個很小的部分,其實現在我覺得在他的生活中最核心的那件事,不是照片可以呈現出來的:他在一片不確定和變化中摸索著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從作息時間到每天的活動,他要選擇做什麼?什麼是他真正想要的?怎樣才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如何做有益的選擇?

Lam Chan

做孩子的追隨者而不是老師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天生就有探索與整合世界的動力,他們童年時期的好奇心與充沛精力帶著他們學習與發現,建立連結,並加深他們的知識,因此他們才能得到基本的技能。這種學習的傾向加上對探索的熱情並不會在某個年齡就消失不見,但是我們的工業式教育模式卻有系統地降低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與自我教育的能力。

Lam Chan

孩子需要做功課和被考核才會思考嗎?

孩子在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文化產物(不一定是書,戲劇作品或其他也可以),透過真實地「享用」這些作品,而不是「解剖」它們然後以功課或考試形式向人展示或交代自己「學」到了什麼,那些觸動了他心靈的東西,就自然成為了他內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