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給十九歲的我》後: 紀錄片工作者討論會紀錄(節錄)
《給十九歲的我》上映後掀起風波,背後其實留下諸多重要思考,當中以紀錄片拍攝倫理為主,而紀錄片的議題未見有更多後續討論。有見電影評論學會回顧書《香港電影 2022》收錄此討論會紀錄,故此轉載不求爭議,僅望引起有長遠文藝價值的討論,社會與文化界能以更多元開放理性的方式討論,令香港紀錄片有更健康的發展。
淺談【給十九歲的我】衍生之輿論
電影名字為【給十九歲的我】,意識上除了是給電影裡的女孩子,還可以是給每位經歷過十九歲的成年人,包括你我他。作品以紀錄片形式,紀錄關於一眾由未成年到成年香港女學生十年內的成長心路歷程與人生際遇等變化。
張婉婷導演:「普通得每人都有個歲月神偷。」
10年前,無法預示今天香港的轉變,今天也無從預估明年的今天。「就如石校長所說,每件事只是永恆中的一個片段;無論開心與否,想離開還是留下,大家隨心,由一個片段去到另一個片段,很多事都會改變。」無人是先知,未來只能一步一步走過去:「這樣很好呀,人生才不會悶,香港是個很exciting(刺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