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10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永无止境地学习和传授知识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述而》这篇,主要讲孔子自述其志,其学、其教。开篇就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算是孔子对自己学问的总体评价。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在于忠实地传承古人的学说,主要就是周礼了;认为上古的礼制是最好的,就像老彭一样喜欢古代的礼制。老彭是商代一个很贤明的大夫。但实际上,孔子还是有所创新,而且是很重要的创新。孔子为周礼注入了“仁”的思想,为忠孝价值和礼的规范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人的本性基础。这就将周礼提高了一个档次,大大增强了其说服力与系统性。孔子这么说,有可能是谦虚,也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学说更有权威性。

接下来,是孔子自述其学习和传授知识的积极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七)。

孔子说:“静下心来专注地认识理解新的知识,对探索新的知识永远不觉得满足,教授他人而不知倦怠,这对我不在话下”。

学习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要集中注意力,才有好的效果。一心二用学习效果就差了。许多小孩子就有这种毛病,学习时心不在焉,老惦记着玩。边做作业边玩,效果就不好。结果是作业没做完,玩也没玩痛快。但学习时听音乐是例外,有些音乐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归根结底,这还是取决于对学习的兴趣。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才能够沉浸于其中,甚至于忘寝废食。孔子无疑就是这种状态。

其次,孔子对新的知识有着持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活到老,学到老”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除了自己能永不止步地求知外,孔子还乐于教人,好为人师。对传授知识具有很高的热忱。 当老师,就得有热忱。不然就很容易放弃。学生的资质不同,有的学生聪颖,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有的学生资质差些,或者不爱学习,那就费劲了。当然,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光有热情,不能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不能循循善诱,那也不成。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套,比如说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论语》中涉及孔子教学方法的条目也不少。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还说一次,也在此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第七)。

可能有人称赞孔子为圣人或仁人,如子罕第九篇中记述有,“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就对自己的学生说,自己还是担当不起圣和仁的。大家还是不要这么认为和附和吧!这应该是孔子的肺腑之言,并非是谦逊之词;他自己并没有将自己定位得这么高。接着他又说道,“若说到向圣与仁的方向学习和努力,并教诲他人,则可以这样说”。弟子公西华就接话说,“但就这两方面,我或我们也做不到呢!”。公西华这话说得漂亮,孔子听了肯定很高兴。

“圣”字在《论语》中出现不多,另外还有四处,共六处。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第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第七);“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第十六);“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张第十九)。

从这些话来看,在孔子心目中,显然圣的境界高于仁。圣的本意是耳聪,引伸为智,明晓事理。但在儒家的使用中,加入了仁的内涵。圣者不仅是智者,还是仁者。通常还与权力地位联系在一起,比如“圣上”,“皇上圣明”的说法。金圣叹在批注《水浒传》的序中说得明白,“在圣人之位,则有其权”。所以圣兼有仁智位的含义。孔子虽然没有圣人之位,但后儒认为孔子有圣人之德,做了圣人之事,作春秋、定礼乐、删诗书,演周易等,变通一下,也被后儒尊为圣人,或者“素王”。

孔子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对探究和传授新的知识是非常宝贵的。但可惜的是,孔子所探究的领域太狭窄,只对建立人伦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感兴趣,而对“仰望星空”不感兴趣。后来的中国知识精英也是如此,这就导致了中国无法产生宗教和科学。

2021年3月2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二千年皇权专制,不折不扣尊奉儒家思想

长吟野望
32 篇作品

儒家为何主导了法家打造的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