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丨书写地方丨書后感
总觉得这一期的七日书题目和第一期的有些相似,第一期的主题是“空间”,这一期的主题是“地方”,两个词都有“地点”的含义。
其实从上个月末开始,我生活的地点也做了一次大更换。我搬到了另一座城市,刚去了有很多不适应,但是这几周以来,我都在努力给自己营造安全感,让不是很舒服的居住空间多一些安全感的氛围。
这一周因为生活中的变动很多,也没有很多时间用来写作,所以就写得简短了些。回想第一期七日书的时候,我洋洋洒洒,每一篇都写得很长,像是很久都没有倾吐过那些话了一样。可能到了现在,该吐的都差不多了,又时不时地会讲到重复的事件,觉得同样的事件翻来覆去说好几次也没意思,就渐渐地不写那么长了。
最近的一周,我在“继续适应糟糕的居住环境”和“主动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之间徘徊,糟糕的居住环境,说白了就是公司的员工宿舍,更好的居住环境,说白了就是自己去租一个独立的套间。为此我还投了塔罗牌,塔罗牌给出的意见是,如果选择前者,我最终会适应,但生活会变得像打仗;如果选择后者,我会获得一个让我精神疗愈、放松的空间。
我思来想去,决定还是选择后者。尽管要出额外的费用,但我工作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这个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还要放弃掉,继续忍受,继续期待着未来能再有这样的机会呢?
我并没有把这个决定告诉别人,能让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什么是让我觉得有安全感的空间,只有我才知道。我不指望别人会理解,因为本来就和他们无关。
我才发现,我是一个对于安全空间和归属感有极高要求的人,会很敏感。我自己空间,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在头脑中的。在头脑中的安全空间时,就是冥想让自己放松的时候。因为到了陌生的环境里,太难以放松下来,所以我最近都是靠着冥想让自己不那么紧张。每当进入状态的时候,我脑海中就会浮现过去每一个让我感到安全、放松的空间。也许当下不觉得,但是事后回想起来却无比安心。而且时间越近的空间,安全感越强。太久远的空间,好像都失去了温度和颜色。
当冥想引导我想象一个让人放松的空间时,往往都会导向一些自然的景象,比如森林、海洋、湖泊中央……但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我上一个为自己租的公寓。在不用上班的日子里,我可以一觉睡到午后一点,精神饱满充沛地起床,拉开窗帘,午后明亮的阳光倾泻进整个卧室,睡足了的时候不觉得阳光晃眼,觉得生机勃勃,又可以开始美好的一天。我不用赶时间,就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再多赖一会儿床,看看手机上有什么新消息。
我想象我的猫也在这个空间里,他就趴在阳台上晒太阳,我也跟他趴在一起,摸到他背上的毛,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我不用着急去哪里,也不用在意时间的流逝。我就按照我的心意,呆在我觉得最舒适的地方。
我偶尔会怀念上一个被我租下的小公寓套间,在想如果我能再多呆一阵子该多好。可惜我后来去了一个距离它30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实在没有办法再继续住下去。在冥想的时候,我也总会在我脑海中看到它。
我觉得【空间】和【地方】的概念相似又不一样。空间听上去像是封闭、私密的,地方就比较接地气。地方可以是很随意的邂逅,空间像是精心打造、挑选的。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