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民藝之旅 發掘尋常器物的實用美
2019年參觀一新美術館的民間青花瓷展,令我立刻想到的不是大埔碗窰,而是數年前在日本看過的幾個民藝展覽和博物館,讓我深感高手在民間之餘,中日兩地對待這些高手的態度,卻是差天共地。源於英國的藝術與工藝運動深深影響著日本的民藝運動和美學發展,但在中土,「用之美」卻從來沒有受到重視。
交融之美──故宮南院的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
在香港烽火連天的2019年8月,我逃到南台灣休息了幾天,在故宮南院中暫時忘掉殘酷的現實。是次借展結集了南蠻藝術的精華,兩年後重看當時寫下的文章和故宮帶回來的資料,在目前未能出門看展覽的日子裡,有望梅止渴之效。
京都稽古:花道悟美 尺八吹禪
歸化日本的英裔作家小泉八雲在1890年抵達日本當天,對日本之美有這樣的描述:「日本的一切皆精緻、優美、令人讚嘆……珍奇瑰麗之物不可勝數,遍佈足之所至、目之所及之處,觀之如繁花入眼,心自嘆服稱奇。」日本人對美的追求與執著,在生活各方面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活潑奔放的織部燒陶器
提起「美濃燒」,很多人的印象是十二蚊店中的廉價日本陶瓷。的確,今天我們買到的「和食器」,有五成都是產自日本岐阜縣的「美濃燒」。然而,這個自七世紀以來就燒製陶器的地方,不但以量取勝,在十六世紀於美濃出現的「織部燒」,大大豐富了「和食器」的形狀和種類,甚至將日常生活器物,昇華成藝術品,形成了歷久不衰的「織部風」。
【 河野薰:昭和時代的木版畫大師】@Artflowjournal
自從開始接觸日本藝術品同日本玻璃工藝江戶切子之後,可以說是發現了一片新大陸。然後在不同的網上拍賣行投到有60年以上歷史的日本Vintage版畫,修復再收藏,親眼近距離看到當中的線條,顏色同紋理,更覺得需要花再多一點時間搜尋研究同收藏。日本木版畫家Kaoru Kawano河野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