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
17 篇文章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遊記的鋒利與零碎 欲辯已忘言——淮遠 × 廖偉棠《懶鬼出門》復刻版分享會紀錄

「回看九七前夕的香港文學,老實說是有點遺憾的,很少人承擔得到那衝擊,或者沒有意識到那件事會巨大地改變未來。所以如果我要找九七前一個散文家的感觸,這篇會是代表性文章。」

标签活跃作者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廖偉棠《劫後書》 、梁莉姿《樹的憂鬱》榮獲台灣第48屆文學圖書類金鼎獎

文學圖書類四位獲獎者之中,兩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馬來西亞,僅一位是台灣作家,他形容文化部「胸懷廣闊」,肯定了自由精神,也是正視「文學本是無限」的性質。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新書】《末日練習》序──「後來」的香港故事

《末日練習》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呢?地球人類遇見遮天蓋地、體積大到有如墨西哥般的外星人,日軍占領香港、薄扶林女妖前來報喪;清末民初北京城內出現了神祕女刺客,海內外詩人互相傳述彼此的神奇遭遇;民國人魚公子變化莫測,西藏靈童傳奇轉世;世界末日即將降臨,核爆已經摧毀香港,天下大亂,黃色的救生筏航向星際以外……。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去或留肝膽照應」——廖偉棠《詩的隱遁術:香港中青年詩的新變》講座紀要

廖偉棠點出了「香港詩」的獨特之處:或許因為散文更擅長表達「小確幸」美學,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成為書寫平靜、安定生活的選擇;但詩歌是「很尖銳的」,在動蕩不安的時代,生活本身就是抵抗和戰鬥,那麼詩的張力也在詩人們與現實之間的衝突中得以滋長和成熟。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文藝Follow Me】許鞍華《詩》——把詩歌影像化

許鞍華今年76歲,拍過30套電影,「我問自己還有甚麼題材想拍?就是詩。」許鞍華形容詩是她的守護符,在人生低潮時,是詩句給予她心靈的撫慰。2021年,她開始了拍攝香港詩人的紀錄片,主角是黃燦然及廖偉棠。「大方向是講這兩位詩人和他們的詩,他們對詩的態度,詩對他們來說是甚麼?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身處他鄉說我城 詠唱香港失散史——廖偉棠、黃衍仁主創詩劇《說吧,香港》台北重演

今年台北藝術節的壓軸節目,「再拒劇團」的作品《說吧,香港》,以詩人廖偉棠的十五首編年組詩為本,描繪香港二百年的跌宕起伏。

Openbook閱讀誌

現場》死亡只是月亮又一次的盈虧:詩與坂本龍一《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講座

坂本龍一生前最後自傳《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新書講座,麥田出版邀請詩人廖偉棠擔任主講,講述坂本龍一如何用音樂承接地球的墜落,以及他眼中的世界。

董啟章

早期與晚期——少年心與老年眼

鍾玲玲和鍾曉陽的合著《雲雀與夜鶯》與廖偉棠的《有托邦索隱》,除了都是香港作家的最新散文集,似乎沒有可比的地方。就題材和風格而言,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就散文的形態而言,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相反。但是,也許正是這個相反,令兩本書產生了可比之處,甚至是更深層的連結。

Openbook閱讀誌

書評》仙人一般的貧困旅行:廖偉棠讀柘植義春《貧困旅行記》

柘植義春大半生清貧(這幾年得到藝術界重視,方可以靠版稅安度晚年),又熱愛旅遊,因此常常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遍尋日本的隱祕角落——但不是什麼祕境花園之類,而是窮鄉僻壤裡的簡陋旅宿、草根溫泉之流。《貧困旅行記》就是他30到50、60歲之間的行腳紀錄,追求的甚至不是俳句詩人喜歡的「侘寂」…

世界走走 seh seh

189 | 廖偉棠:我和杜甫都是爸爸詩人

有時我會開玩笑說,我們好像是在這個家打工的,妳是司機,我是管家。我們得時不時提醒一下自己,我們不是光為他們活著的。

絲絨兔子

詩歌與音樂作為救贖 00|請勿回望,請勿善忘。

這是廖偉棠老師在北藝大的課程《詩言志,歌永言-華語流行音樂與現代詩的連結》的課程紀錄的序言。我做了偉棠老師課程一整個學期的旁聽生,得到的感動與理解,難以言說。我不肯讓它們就這樣消散在我的記憶中,於是決定用接下來的時間,慢慢整理這個學期聽過的課堂筆記。

絲絨兔子

記一個豐盛下午|疏影詩集《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分享會

我不知道下一步要走向哪裡。於是我就躲在這個時間的裂縫裡,在這偷來的短暫光陰中,貪婪地一次次撲向這些光亮。閃著光的詩人、閃著光的微笑。再把這些時光收進我的寶貝紅絲絨小盒子(就像現在這樣),留待日後反覆擦拭、觀賞。

絲絨兔子

社區活動|用詩歌做日子的註腳:十八年前

斷斷,續續,雨水畫著花臉下台。此岸的病已經遙遠,無礙他清白。

絲絨兔子

邀請函|跟隨廖偉棠走進言語之寺

這篇推薦我想了很久、寫了很久。我的熱愛太熾熱,但我的語言太蒼白,我不知道要怎樣表達我心中感情的萬分之一。我只好,直接地、誠摯地,邀請大家跟我一起,從廖偉棠老師,開始讀詩。在他的詩歌中,我尋到很多安慰、很多力量。在這樣的時代裡,在這樣的壓抑中,閱讀詩歌是治癒我們最好的方式。

陳海雅

詩作《暗訪》

是跟廖偉棠第二期的第一個作業,這次老師叫我們用google map找一個地方你可能一世人都不會去的地方,來寫一首詩。我就用了我十年前在劍橋認識的意大利女生老家的地址去找她原生小鎮,甚至乎可以找到她家門口(没有私隱可言)我當然不會在這兒透露時址和相片。

陳海雅

死在巴黎十四行詩

是上一個詩歌班最後一個功課。現在在二月初已經進階的班了。這個功課是你挑一本書,假期未來100年後有人再讀,然後寫了一首詩,即是我以未來人的身份看完這首古老的書再寫一首詩。不知有没朋友看過這本真人真事的自傳,一個美國黑人年輕女子流浪巴黎,巴黎已不是美麗的天堂,最後什樣呢?

陳海雅

詩作仿洛爾迦《伊湼修・桑切斯・梅亞斯的輓歌》 一,睡與死

中大校園一角-菲林相又是上廖偉棠老師的功課,這次教絕對隱喻和相反的以平白的用字用作詩,我選擇了後者。我以自身的經歷仿作西班牙詩人洛爾迦的長詩第一部分來改寫句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原詩來比對一下。仿洛爾迦《伊湼修・桑切斯・梅亞斯的輓歌》 一,睡與死 在下午四點鐘。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