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
9 篇文章
Giang Hồ Viễn Nhân

吉尔吉斯斯坦国旗小识录

一段历史

标签活跃作者
  • 廖珮岑
    廖珮岑

    森林地理雙碩士,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時報和鍾肇政報導文學獎。從鷹獵文化切入,在蒙古和中亞流浪一段時間後,對遊牧文化產生濃厚興趣。持續記錄圍繞台灣猛禽的各種保育議題。文章散見轉角國際、野灣人文保育專欄、上下游副刊等。peiliao1120[@]gmai.com

    斑馬日記
    斑馬日記

    居住斯洛伐克 / 一年絲路旅行 / 助人快樂之本 歡迎追蹤我的個人故事

    Kita
    Kita

    試圖理解綠洲與沙漠間發生的事,七五事件後,開始關注維吾爾社會文化,現供稿於《轉角國際》專欄 Dwelling in a Shahr and Beyond。偶爾也寫點關於北歐和太平洋的記憶。

曜靈

郭沫若駁陳寅恪《李白西域胡人》說

下文節錄自《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四卷 — — 歷史人物》〈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郭沫若駁(鬧)陳寅恪《李白係西域胡人》一說,無可否認郭說服力較高,但仍令人有想當然之感,例如郭完全無懷疑,李白喺碎葉出世,點解好似無見過胡人?至於五歲胡人無可能學到好漢語,真係得啖笑。

廖珮岑

從動物市集窺探吉爾吉斯畜牧產業

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坦於1991年獨立,緊接著面臨的是一系列的私有化改革政策。各地的中型合作社成為企業單位,從原本蘇聯時代的「多個村莊一個合作社」轉變成「一個村莊一個合作社」的形式。但在私有化政策下,幾乎無法維持公平的財產及資金分配,不下十年,這些合作社不斷分裂,最終依據親屬關係,形成獨立的「家庭式畜牧經濟」。

Kita

TIDF|伴著馬匹與馴鹿的童年:《草原上的阿雅娜》與《銀河有多大》

兩部關於童年生活的紀錄片,日前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aiwan Internat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TIDF)上映,來自吉爾吉斯草場與西伯利亞凍原的孩子們,帶領觀眾重回那些屬於童年的提問:究竟,我們離夢想還有多遠?

斑馬日記

在那名為絲路的思路上 - 被遺忘的中亞角落

Kitai?一開始還不知道這個字就是意指中國。(註1) 在吉爾吉斯旅行,最常被問到是不是中國人。說了台灣,對方又會長聲地 "哦!泰國"。我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中畫了個老母雞和小雞蛋,在老母雞下面再畫個大腿。當他們又一直說泰國時,我就會指著大腿和雞蛋。

斑馬日記

在那名為絲路的思路上 - 吉爾吉斯食記

不曉得你/妳是否也會因為突而襲來的氣味,而回憶起某個場景/事件,甚至是食物?對我來說,當空氣中瀰漫著某種氣味時,我的腦海就浮現了當時的畫面,還有品嚐的菜餚。比如說,冬天時聞到燒木材的煙味,就會讓我想起在中亞旅行時,淡薄的煙霧經常讓街道增添了朦朧感;在超市買到一些拌辣醬的點心時,就...

斑馬日記

在那名為絲路的思路上 - 文化鎔爐

坐在奧什的早餐店裡,還是有恍如隔世的抽離感 - 現在在吉爾吉斯了?前台的作業台,店員們操著吉爾吉斯語或俄羅斯語處理客人的訂單。油鍋裡炸著白色麵團,炸出來的成品直接放在一旁的中式瓷盤上。絡繹不絕的人潮來來往往,我和台灣同行的旅行者坐在戶外的餐桌,邊享受著口感類似雙胞胎的炸麵糰,還有...

斑馬日記

讓愛發電第二季 | 在那名為絲路的思路上 - 穿越邊境

清晨的喀什,冷清的街頭。算不出是第幾次趁著晨色尚未佔領天空時,小心翼翼地收拾自己的行囊,掂手掂腳地整理床鋪,在不驚動通鋪房內的室友的情況下,Check-out。"這個季節,去邊境口岸的人恐怕是不多了。",另一間青旅的人說道。十月初的新疆已經秋至,要找到一起包車過邊境去吉爾吉斯的人自然不多。

廖珮岑

科奇科爾 (Kochkor)奇遇——十一月的頌湖 (Song-Kul)

這是一個關於十一月仍然跑去吉爾吉斯高山湖泊—頌湖(Song-Kul)的故事。「你不會緊張嗎?」 眼前的黃土斜坡右側是一片薄冰,左側是一個可以卡半個輪胎的凹洞,我們乘坐的手排韓國小轎車的後方是一個深谷,在這個之字型轉彎的上坡路段,車子上不去,自然也不可能迴轉掉頭。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