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
13 篇文章
醒前消息 Le Rêve Lucide

【思想】孤独摇滚的玛丽王后

我们应该打破如“女性就是体弱”“女性就是需要照顾”的刻板印象,把每个人平等地带进现代社会的困境中。理由并不是“绝对平均”,而是需要“统一战线”。

标签活跃作者
  • 多数派Masses
    多数派Masses

    诞生于这个大时代,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的青年平台。关注思想交锋、社会运动,关心工人、农民、女性、全球南方等被损害者的真实处境,也通过写作和实践去想象、去创造别样的社会。网站:masseshere.com

    陈纯
    陈纯

    青年学者,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价值现象学、思想史与中国当代政治文化

    歪脑
    歪脑

    歪脑是为讲中文的年轻一代度身定制的新闻杂志。歪脑以鼓励独立思考为本,力图为观众读者提供另一种看世界的眼光。歪脑欢迎坦诚的对话,希望建立起一个多元、真诚、安全的线上社区,碰撞出无边界的知识江湖。 www.wainao.me

  • 兰德维希
    兰德维希

    I shall be

    Mela的社会观察笔记
    Mela的社会观察笔记

    民主精神能在国内社会孕育成形吗?年轻人怎么看待民主和自由?通过观察、记录同温层的政治态度和社会心理,一点点找到未来的答案。Twitter:https://twitter.com/jennywhu

歪脑

看见短视频里的“基层女性”,城市中产女性需要搁置以女权为名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中国青年女性的性别平等意识觉醒,女性成长类文化产品的市场销路持续攀升,但受众主要是城市中产阶层女性。2021年出版的《基层女性》一书定位则有所不同,该书作者王慧玲是一位从农村到大城市(上海)打工、因发布谈女性婚恋观的短视频而走红的自媒体博主。

兰德维希

对精英主义问题的理解

如果无产者可以通过一定的资源和努力——甚至仅仅只需一张法律条文——就可以成为坐在办公桌上的“社会精英”,精英阶层就失去了它神圣的光环。

多数派Masses

中产“日常生活”的法西斯性

但每天上班又见不得一点鲜血的中产阶级们不会想到,第一世界的日常生活从来都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

多数派Masses

极简生活:中产消费奴隶的再改造

很少人意识到,极简并非真的让事物变得更简单,而是将“繁杂”转移到了他处,它们或者是空间意义上的“第三世界”,或者是社会中的边缘群体。

Mela的社会观察笔记

中产阶层理想主义的陨落

#在他们身上,可怖的不是因为被蒙蔽的无知,而是在精致的理性中被说服。前些日子,和几位校友聚餐。几位校友目前是国内知名科技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算是中产阶层了。觥筹交错之间,难免从日常小事谈及“国家大事”。有位校友谈及早年在上学期间在法学院的见闻,那时几位讲学者颇为敢讲,观点犀利直指当局,令校友如醍醐灌顶。

不得闲

家庭与教育——读《不平等的童年》

家庭的阶级差不仅仅体现在物资财富上,还会体现在对儿童的教养上,结果就是童年的不平等。和下层阶级相比,美国中产阶级很明白,童年只是步入大学和社会前的预科,绝不能放任孩子自然成长,强力干涉和参与是必需的,甚至可以说把孩子看做一个有待开发的项目。

nenejsbsbdv

思想家也需要钱

虽然这个话题其实再晚一个月会更好点,但是也算是这个平台上第一次发文,还是挑了个f比较有趣的话题最好,当然本文就是抱着对于真实的经济账目仔细地考证一番的结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请先看完再说。年轻时候读了点《资本论》,但是我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好奇一件事:书中一直提及恩格斯虽然家里有个大企...

tytytsui

明星、优越感和阶级

去年年末在厦门出差,适逢厦门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回京航班上与我同排的有个长得挺好看的小弟弟,或许是个小明星,他的女助理坐在我左边,他在我右边隔着条过道,所以我被迫听到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他全程都在看一本介绍ISIS历史的书,好像叫《黑旗》。他助理全程在看电视剧,刚坐下时,助理还对他...

陈纯

这个时代的左翼青年

我在教书的学校有一门课,要讲1900-1941年的俄国历史,教材都是英文。在教授的过程中,我对托洛茨基这个人产生了兴趣,于是把他的《俄国革命史》、《被背叛的革命》、《论列宁》和《斯大林评传》等著作都看了,后来又读了多伊彻写的《先知三部曲》。

陈纯

自由主义的重生与政治德性

最近我在游历的途中,和各个领域各个立场的朋友有一些交流。这些朋友基本都读过我今年写的两篇文章,《已经打响的精神内战》和《五月风暴的中国继承人》,他们对其中的思路很感兴趣:自由派的朋友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我所说的左翼青年,而左翼的朋友希望听听我对“反国家主义联盟”的具体构想。

Yuhan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安吉游戏

上海在幼教这件事上算是中国最焦虑的城市了,从孩子18个月开始,父母就操心要不要送早教中心,然后是私立/公立幼儿园,接下去是私立/公立小学……除了常规的学校,现在还流行很小的时候就送小朋友去各式各样的国外Camp,原因之一是大家默认国外的学前教育更加精英/多元/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约小亚

中国的“中产阶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内容

这个问题源于《智族GQ》总主笔何瑫在知乎上发的一篇专栏文章,其中关键几段摘录如下——【几年前在GQ的一次选题会上,大家讨论起关于纪录片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纪录片和特稿是基于相似创作理念生发出的不同果实,有着大量可以相互借鉴的操作技法。讨论期间,有同事提到了一个现象:视野范围内的纪…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