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拍大教堂与森林公园的经历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提到了三个摄影的原则 NY1摄影三准则 ;于是我想基于这些原则对我以往的摄影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审美活动,提供一些向过去的思考
我拍的第一卷胶片☝🏻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提到了三个摄影的原则 NY1摄影三准则 ;于是我想基于这些原则对我以往的摄影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审美活动,进行内省的思考
家庭冲印升级:从黑白负片到彩色反转片
从铜锣湾到中环,再到湾仔,换了几家冲印店以后,发现香港街头的冲印店配置基本相同,都是一台C41自动冲洗的机器。因此彩色负片可以即日取片,而黑白和彩色反转片就要等待一周。问了两家店,彩色反转片都是送到柴湾去洗(那里的Color Six有吊挂式冲洗机)。
达明一派REPLAY最后一场配图若干
达明合体明哥念读者来信观众起身合唱《爱弥留》《神经》封面愿我们重聚在这样的梦幻年代。*使用Canon 100QD与Kodak UltraMax 400胶卷,湾仔彩图丽冲洗
再去香槟大厦,再拍120胶卷
自从holga被打入了冷宫,自从我对黄斑对焦蠢蠢欲动,我就开始寻觅下一台相机。这个周末终于选定了福伦达(Voigtländer)Bessa RF,约好卖家在尖沙咀见面。Bessa RF这是一款二战时期生产的折叠式旁轴相机,支持6x9与6x4.5两种画幅。
中二LOMO梦续摊(二):迟到的120胶卷
前文说到我尘封多年的holga 120相机。当年我网购的是一个套装:除了相机还有全套滤镜(彩色塑料片)、135相关的配件、和几卷135胶卷。滤镜包装盒(内容物已找不到)和135转换套件常见的胶卷尺寸有35mm宽和56mm宽两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常见的尺寸)。
中二LOMO梦续摊(一):过期胶片
上初中以后,我开始特别喜欢拍照,先是拿着家里的三星卡片机。那个时候不流行自拍,我也不喜欢上镜,就拍桌上的笔袋、台灯、地上的南瓜,也许是追求虚化的效果,很多照片都不合焦。后来我又在学校里趁着课间拍同学们,班上几十个同学每个人在我电脑里都有一个同名的文件夹。
香槟大厦和徕卡相机
接触胶卷半个月,自己在家洗了两次黑白卷,也去店里洗了一卷彩色。用新买的胶卷扫描仪一共扫描了百来张,感觉有点明白了胶卷摄影的模式:细腻画质高宽容度配上电脑后期。毕竟柯达chrome都停产了,暗房工艺应该也很少有人在实践中使用了。没想到这观念刚形成就遭遇了一场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