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
9 篇文章
花馬加禮

寫作

在金融業浸了20年,想辦法用文字薰香一身的銅臭。終與數字競逐敗陣,才發現文字藏有此生靈魂的DNA。現正一邊寫作,一邊撿拾帳戶裡擱淺的硬幣維生。

标签活跃作者
  • WrightFu
    WrightFu

    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鄒頌華
    鄒頌華

    香港人,平時寫字、撚貓、行墳場。曾為BBC中文網專欄作者,寫過十年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修習瑜伽、茶道(裏千家)和花道(池坊)。暫時這裡先放一些已發表但在網絡上較難讀到的文章。

    鮑樸
    鮑樸

    新世紀出版社出版人

  • 花馬加禮
    花馬加禮

    在金融業浸了20年,想辦法用文字薰香一身的銅臭。 最終與數字競逐敗陣,才發現文字藏有此生靈魂的DNA。

    李易安
    李易安

    記者/譯者

鄒頌華

石頭記──走進墳墓大觀園

華人有掃墓的習俗,卻甚少有「遊墳」的習慣,不過去到歐美,一些歷史悠久又鳥語花香的墓園,不止是逝者長眠之地,更會成為旅遊熱點。要認識一個地方過去的故事,其實墓園尤如戶外博物館,歷史建築宗教園林,包羅萬有。

WrightFu

再訪沙嶺

重新思索這些(被)佚名的逝者的各個故事,不僅是對生命意義有多一重的反思,也是在向人們訴說,沒有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可以不被政權和社會認可的。

鄒頌華

八十後葬儀師談執骨的藝術

2020年初夏的一個早上,我來到和合石墳場的山腳,找到煒晉石廠第三代傳人鍾家樂。這位官仔骨骨的年輕葬儀師,幽默風趣,才剛打招呼不久,我就獲贈一份小巧但很有重量的墳地號碼碑作手信。「沙嶺的號碼碑也是我們做的,這是做多了的,可以做紙鎮。」幸好我也是百無禁忌的人,不過現在閱讀書寫都已用…

李易安

那些我喜愛的墓園:收納親情的櫥窗,與闔家歡樂的野餐布

最近正在準備一篇關於台北五指山軍人公墓的報導。雖然主題是公墓,但在搜集資料時,我卻一直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我一直都覺得墓園很迷人。之所以會有這種奇怪的愛好,可能是因為,只要是人類為了「被留在記憶裡」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能讓我覺得感動。照這個說法來看,墓園大概就是人類希望「自己被記住」...

JCthinking

思想中的兩個中國

郭象《南華真經》《莊子》 不曉得用「N個」中國,來形容這個抽象的「東西」是否恰當?對於某些衛道人士來說,中國之為中國,只能有一個中國,其餘的,都是太過多餘的,政治不正確。按照此種脈絡想下去,所謂的中國,就是那一個,號稱有五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民族。

JeanLuc

双恋伤恋

两个少女死后的约定,为了她俩生前的至爱 一个永远爱你的男人,一首超越生死的恋曲 佐丹与陈顺子的婚约铁订于两年后的春季。佐家与陈家自新纪元就彼此认识,佐丹父佐笛更与陈顺子之父陈勇在同一部队里服役,两人是大革命中出生入死的拜把兄弟。退役后两人各得一子及一女。

鮑樸

關於孫經先等人挑戰《墓碑》作者楊繼繩的分析

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時代,各種信息魚龍混雜,如何判斷截然不同的兩种觀點的對錯呢?現以孫經先等人挑戰《墓碑》作者楊繼繩為例,加以分析,重點在於方法。關於事件來龍去脈的陳述,見上文@曉雅文章。...

曉雅

杨继绳《墓碑》获奖遭山东大学15名教授全力抵制

今天看到某公号转发了一篇2016年初,山东大学15位教授联名给哈佛大学尼曼学会(Nieman Fellows)写的公开信。公开信表达了对该学会将2016年度“莱昂斯新闻良知与正义奖”(Louis M. Lyons Award for Conscience and Integrity in...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