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的背后:正当防卫的判定并没有任何进步
如果说迄今以来,昆山龙哥案对社会福利有什么正面增益的话,那就是通过规则的模糊化,无意见实现了对“恶人”的同等震慑,使得恶人与良民共同匍匐在“体制”这利维坦式的怪物脚下。而规则的模糊化,一定会导致“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再谈唐山事件 -- 社会并不安全 | The society is not safe
距离唐山打人事件过去快一周时间,目前该事件仍然占据新闻头条位置,还未淡出大众视野。不过这是迟早的事。每次发生此类事件都会引发人们热烈讨论“究竟什么才算是正当防卫”。从人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可以发现“正当防卫”评判标准普通人很难拿捏,所以遇到此类事情最好的选择就是跑,跑不了就挨打,千万别还手,否则有理也说不清。
香港反送中運動給台灣法律人的新課題
自台灣發生的2014年太陽花學運過後,台灣法律人確定了以一個以非暴力為原則的公民不服從的權力,但是參考之後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就知道,為什麼應該要以非暴力作為公民抗命的原則,其理據是可疑的,這對台灣法律人成為了新課題,台灣法律人有必要對公民不服從的疑難去做更深入的探討。
「正當防衛」在中國並未勝利
「正當防衛」在中國沒有勝利。相反,昆山公安局對「于海明屬正當防衛」之判定再一次證明:中國權力機關對正當防衛的判定依然處於「要麼由公安機關判定無刑事責任,要麼交給法庭判刑」的「中國特色司法模式」裡。如果你不幸遭此境遇,且公安機關沒有判定你的行為屬正當防衛,那你在法庭上幾乎沒有以「正當防衛」之由而脫罪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