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农看《雪豹》,我该共情谁?
《雪豹》仿佛是一面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的棱镜,用来探讨人与天地自然如何共处的哲学命题。此刻正在威海山中务农的我,格外感谢万玛才旦导演,让我在千里之外的小镇电影院,真正看到了牧民的处境。走出电影院,我也要继续用生态农业的实践来探索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豹眼中相逢:觀萬瑪才旦《雪豹》
《雪豹》的情節並不複雜:雪豹闖入牧民金巴的羊圈,咬死了九只羯羊。青海州立電視台得知消息後,派出工作人員前往金巴家中採訪。金巴的弟弟「雪豹喇嘛」跟隨電視台一行回家。父親和弟弟想要放走雪豹,而金巴不肯。由於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森林公安隨之介入此事。
【閱讀筆記】當神聖且神祕的雪豹 成為動物園的觀賞品—《馴羊記》
「圖博抗暴」進入第63週年,流亡政府似乎已成常態,無法離開的人們,歷經入侵、文革等各種事件後,仍被視為威脅政權的未爆彈,依舊受到嚴格管控。以尋找雪豹為題,《馴羊記》作者徐振輔帶領讀者走進這個台灣並不那麼熟悉的國度,其中包含西藏的人文、歷史與環境,表面談的是旅行,實際上卻也為人文與自然日漸凋零而哀悼。
與雪豹共舞的人
28歲的藏族牧民次丁、達傑和30歲的更求曲朋,可能是世界上離雪豹最近的人。雪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型貓科動物。岩羊、喜馬拉雅旱獺與氂牛的獵食者,被稱為「雪山之王」。雨後的黃昏或清晨,它會孤身站上積雪的山頂,俯瞰瀾滄江源沿岸的峽谷,檢視它的領土與獵物。
《雪豹》:一個自然學家的性靈探索之路
人生如等待雪豹。有時,我們費盡心思卻一無所獲。有時,就在絕望之際,峰迴路轉,什麼也說不定。有些書你讀了,卻像沒讀,當你再讀時你以為自己得了失憶症,驚訝書中的內容跟自己的記憶竟有如此落差,遺漏了那麼多有趣的細節。重讀彼得·馬修森(Peter Matthiessen) 的《雪豹: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