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間遺忘的角落-廢墟美學

北漂.長住
·
(修改过)
·
IPFS
·
只要視線一接觸就很難離開,那衝突的場景、無限想像的空間,每個場景似乎都用深邃的眼神在訴說著無限的故事。

難以親近的藝術?

藝術對我而言是兼具難以親近、觸手可及兩種特性的事物。

何謂難以親近?以世界知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例,要欣賞它,首先我得先飛越將近一萬公里的距離,才能擁有親眼目賭它的機會,夠難親近了吧!還好它很有名網路上隨便都搜尋得到,遠的近的各種角度都有,隨時觸手可得!

以上純屬搞笑,接下來講正經的。

「蒙娜麗莎的微笑」有名的原因很多,有人說她是一位用微笑掩飾悲傷的公爵夫人;有人說因為她身懷六甲所以散發幸福的孕味;也有人說因為她的眼睛很立體,不管你走到哪她會盯著你看;還有人說因為她是個男人…。雖然有些原因很誇張,但這些話題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愈來愈有名氣的畫作。然而以我的角度來看那就是一個微笑的女人,除此之外我感受不到其它特質,更不用說藝術感了,此時不得不懷疑自己在欣賞藝術上是不是慧根沒開。

以我粗淺的觀點來看藝術,我認為藝術是創作過程下的產物,是創作者與觀看者間可以產生共鳴的媒介;創作過程帶出的心靈、感官、情感投射,皆將可能引起視覺的撼動、精神的刺激、心靈的渴望。只要在眼神交會瞬間被吸引並多停佇一秒,那就是共鳴的開始。

偏愛廢墟美學

有陣子我喜歡廢墟美學,只要視線一接觸就很難離開,那衝突的場景、無限想像的空間,每個場景似乎都用深邃的眼神在訴說著無限的故事。

法國知名攝影師Tomas Jorion喜好拍攝廢墟與被拆除的建築。他自述:我的作品是以人對時間的知覺開始,在一些被遺棄的的地方,時間是凍結的,與我們快速變遷的環境不同,它們像是在一個被扭曲的時空裡,自己與時間有獨特的連結。我用一個創意旅行世界各地,,找到一個不受時間影響的島嶼並呈現給大家,我選擇進入已關閉或者被遺棄但曾經充滿生命力的地方,並且通常是休閒或頗具名氣的的地方來捕捉並分享它們與時間的失聯狀態。

他的想法很有意思,且有幾幅作品著實吸引我的眼光,例如:

美髮沙龍院(Hairdressing salon)
美髮沙龍院

照片來源

右後方斑駁的白色牆壁,混上內壁美麗的藍,是種頹廢的安定感。左後方沉穩深褐色門框與房間中的破碎窗戶,曾經是什麼樣的場景?裡頭的暖爐或許曾經溫暖過這家髮型沙龍店中,歡樂交談的理髮師與客戶們。照片右方的兩把沙發椅,褪色的一藍一黃以及老舊的燙髮設備,又曾經為多少追求時尚的美麗的女孩/男孩服務過?相較懷舊照片,廢墟照片猶如遺世獨立的世界,世界上的鎂光燈永遠不會聚焦在此,因不受聚光燈青睞,所以可以永保這種特殊靜謚的頹廢美感,若哪天突然被社會聚焦了,必會徹底被改頭換面,沙發椅換成新訂置的扶手椅,所有的地板、牆壁、門框、窗櫺全部煥然一新,或許會再加上點流行的風格設計…,即便翻修後可以保存得更久,但卻也變成失去特色的大眾主流建築。我寧願這個場景在過了12點之後,還能持續以灰姑娘身份展現給世界觀賞,保留著這神祕的面紗。

德國軍區總醫院
德國軍區總醫院

照片來源

廢墟建築現場可能充滿了雜草、蜘蛛或蜘蛛絲。但透過鏡頭的過濾,我感受到的是違和的美感,在光與影的投射下,挑高的屋頂,羅馬科林斯柱式,這是一個不會被打擾的華麗與蒼桑交織的空間。雖然這裡曾經是醫院,但卻寧靜地讓人想站在照片中央的位置,靜靜地欣賞前方大片窗戶的雕花設計或窗外的美景。但若轉向身後就是不一樣的光景了!身後的黑暗與未知是否會讓我有勇氣繼續決定站在欄杆前方安心地欣賞美景?我猶豫了。

底特律遺址

由Yves Marchand 以及 Romain Meffre兩位法國攝影師共同拍攝的記錄照片。現在已經破產的底特律遺址中,記錄著曾經於70年前為美國最富有城市的繁華。看到這種記實的場景除了人去樓空的感概之外,總會讓我想起鐵達尼號電影中有一幕,年邁的女主角在夢中將時光倒轉,所有斷裂的船身,頹圮的殘骸慢慢地,一片片的黑與白轉化為栩栩如生的色彩,各空間場景也一一回復為原來樣子,記憶中的華麗與鮮艷都重新活了過來,但終究只是夢。

底特律
底特律

照片來源

我的廢墟探險

25號紅色大門

這是一張台北華光社區未拆除前拍的相片。房子外觀仍是美麗的眷村,但一推開大門卻是滿目瘡痍!25號美麗的紅色大門,曾經擁有什麼樣美好的景緻呢?

被遺棄的幸福

同樣在光華社區中拍攝。當時在房屋後巷探訪,走到其中一戶的二樓往外望時,對面延伸屋檐上的物品讓我舉起相機拍下這幕。一對徜徉在愛心裡的新人娃娃他們曾經是新人座車前幸福的昭告大使,如今靜靜地躺在暗巷中的屋檐上,孤獨地被遺忘在廢棄社區裡,那一抹紅格外諷刺!我給這張照片取了個名字,叫『被遺棄的幸福』。

『被遺棄的幸福』

廢墟與現實的交集

我喜歡這些照片勝於名勝古蹟,名勝古蹟太光鮮亮麗讓紅就只有鮮紅,綠只有鮮綠。廢墟不一樣,歷史賦予它豐富的色彩變化,暗紅、粉紅、淺紅、斑駁紅;草綠、藍綠、淡綠、青苔綠,多彩且自然。廢墟曾經也鮮豔美麗過,隨時間及焦點逐漸離去,它卻仍像個退位的候爵一樣,保持淡淡的優雅,在逝去的時間與空間下,保有詭異的美麗,在神祕感這層面紗下帶著些許聳動的傳聞,散發致命的吸引力引誘人們進入冒險。這些老建築都擁有人居住過的痕蹟,幸運的會變成四四南村,充滿爭議的就會變成華光社區。

廢墟攝影是美學也是記實上,用一張張照片傳達數十年的故事、呈現古今建築與環境的興衰。傅饒說過,藝術品就像面鏡子,可以反射藝術家內心,折射觀賞的人。不論是創作藝術或欣賞藝術的人,都會在有意無意的狀況下探索自己內心世界。人心擁有很多過往,不容易探索也探討不完。不過探索自己跟探索廢墟相較下還是有好處的,至少不用面對發霉的空氣、看不見的跳蚤以及追著你跑的野狗。



謝謝您看完我的文章,跟我一起探索廢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