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上) NFTs與策展的必要性:羅仕東、Peter Wu、洪譽豪

c2x3|區塊鏈藝術媒體
·
(修改过)
·
IPFS
·
今年(2022)10月27號,BlockTrain邀請到了羅仕東、Peter Wu、洪譽豪,進行關於NFTs與策展的相關討論,透過本次的主題,去探討更多策展未來的可能性與想像。
展間-LIFELIKE 轉自 epoch.gallery

藝術家介紹

  • 主持人 John Stephenson:音樂家,對生成藝術NFT感興趣的藝術研究者,現居於台灣。  
  • 講者 ssshihtung (羅仕東):藝術家,與朋友經營小型藝術展間(OCAC)多年,從2021年開始接觸NFTs領域,現居於台灣。
  • 講者 Peter Wu:藝術家,Epoch Gallery 虛擬畫廊的創辦人,該畫廊為藝術家們打造出能夠進行聯展的環境,目前已舉辦過12場藝術展,而它們都各自有不同的氛圍。
  • 講者 洪譽豪:視覺藝術家,大部分作品為利用3D掃描,或無人機拍攝的影像藝術,現居於台灣,參與過Epoch Gallery去年,以香港皇后大道為背景,加上銀翼殺手氛圍的 Replicants 展 。


過去的NFT策展經歷

John:「今天的主題【為什麼需要NFT展覽】是一個很基本卻也很重要的問題,想知道更多關於你們到目前為止執行NFTs策展的細節經驗。」

Peter:「 Epoch始於疫情隔離期間,當所有藝術家失去了機會與一切的時候,我策劃了第一個展覽,並且希望能將展間數位化。 2020年3月或4月時,還沒有人想參展,最終在第一次展覽後它卻像野火一樣流行了起來。

當NFTs變得熱門時,幾乎所有與我合作的人都是在NFTs爆紅前的數位藝術家,或是類比作業的藝術家。我會幫助這些藝術家們,將工作過渡到虛擬領域中。

許多藝術家投入NFTs領域,我則想著「該怎麼做?」「該怎麼以與眾不同的方式做?」「這個領域還缺少了什麼?」

展間-END DEMO 轉自 epoch.gallery

一種潛在的新式合作方案

後來我開始廣泛地研究如何將整個展覽製作成一張NFT。並導入一條關於所有參展藝術家收益的智能合約,每一場展覽中,有70%的收益是由7到8位藝術家共同分配的。

之後我開始直接在自己的網站上出售作品,有時候會賣出5到10個版次。這是一個很棒的過程,到目前為止它是真的很成功。

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它,而非一味地複製現實世界中的系統性問題,舉例來說,如果你參加線下的聯展並賣出了作品,你依然是拿不到分成的。

很多時候藝術家的作品其實是賣不出去的,這很可能讓他們感受到失敗或者巨大的壓力,而對於畫廊或策展人來說,或許是一種失落感。因此我試圖降低藝術家們的壓力,當他們參加Epoch展覽時,個人作品的價格並不會被受影響。

這樣的作法,同時也建立起了某種形式的藝術合作,圍繞著這類型的議題,去思考該如何使用不同,而非已知的既定方式解決。」

展間-REPLICANTS 轉自 epoch.gallery

仕東:「我近期加入的 VolumeDAO 在今年年初策劃了一個NFT現場展覽,其中大部分來自我們自己的收藏,宗旨在於將數位工具和材料,介紹給現實世界中的人們。然而這執行起來是有難度的,人們會因為不知道它是否為實體展,或不確定這樣的形式是否符合他們心中對當代藝術的期待而卻步,這也是我們持續想解決的問題。

10/28將會舉辦我們的第二場展覽《夢的支撐,物的表面》,本次我將嘗試把個人背景,與實體策展經驗,放入當代藝術世界中,並將NFT藝術家、演算藝術家,與當代藝術家們聚集在一起。

我想創造一種新的體驗,跨越虛擬數位和現實物理,從螢幕內到展間中,並看看觀眾將如何體驗與解讀這樣的組合。所以我們明天將會了解,究竟是來自鏈上社群的觀眾多,還是來自傳統當代藝術領域的觀眾多,而他們又會如何共同參與這場展覽。

有人向我介紹了一個叫Deca的工具,它是一款線上策展工具,你可以重新安排、規劃自己的收藏。它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簡易、鬆散的策劃概念,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無論你有沒有經驗,都可以使用這樣工具,去感受、去敘述你自己的故事。它不僅成為了一個策展空間,也成為熱愛NFT和藝術的人的社交媒體。」

VolumeDAO,《夢的支撐,物的表面》(部分展品) 轉自 artemperor.tw

譽豪 :「我想我更像一個創作者,所以我更好奇NFT如何能在藝術作品中使用。我的朋友和我曾經策劃一個展覽,邀請一些藝術家來思考這個話題。

我們希望藝術家分三部分展示他們的作品,一個在NFT平台,一個在虛擬空間,另一個在實體畫廊裡。並嘗試思考NFT在他們的作品中達到了什麽樣的變化。

我認為這非常有趣,因為藝術家們使用不同的類型或方法來做同樣的事情。對於一些藝術家來說,NFT就像他們藝術作品中的一個記錄,或是能夠使他們作品完整的一道謎題。」

洪譽豪, Non-Fiction Trace 00 轉自 objkt.com

更多關於Epoch的策展細節

Peter:「一開始從每兩到三個月舉辦一次展覽,到後來是一個半月到兩個月辦一次,但現今環境變得複雜,讓創造與再創造都變得更加困難。最近我策劃展覽,都是把現實世界的建築和環境放進虛擬世界中,並嘗試為它們建立起關聯性,

加上我也沒有團隊,所以無論是和藝術家的合作、將作品上鏈、行銷宣傳,和參加訪談活動都是我一人包辦,所以現在辦一個展覽可能需要三個月,光創建環境和規劃整件事,可能就需要耗費三週。

在確認完展間、展覽內容與參展藝術家後,我會開始創建展間並在他們完成作品之前建立好,最後在展間內放上他們的作品。」

展間-SUBSTRATA 轉自 epoch.gallery

「關於下一場在11/12開幕的展覽,我正努力重現生物圈2号 (烏托邦式的研究設施),並邀請了一群非常厲害的藝術家,包括 Cassils, Lans King, Lauren Lee McCarthy, Nicole Wilson,Pussy Riot, Sputniko!Xin Liu

Katie Peyton Hofstadter 首次策劃,她在 RIGHT CLICK SAVE 上發了一篇文章《BODIES ON THE BLOCKCHAIN》,而我們則將這篇文章轉化成一場虛擬的展覽。」

展間-LIFELIKE 轉自 epoch.gallery

傳統、常規的策展工作和NFT策展之間有什麽區別?

譽豪:「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執行層面。如果展覽完全是在虛擬空間中策劃的,我們可以在線上締造許多關係上的連結。 透過這樣的脈絡,去考慮作品如何在虛擬世界中被好好地呈現出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展覽中的NFT便是一種直接讓藏家觸及到藝術家的方式。」

仕東:「我至今仍不斷詢問自己和DAO的朋友們,我們究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創造什麽樣的經驗,去傳遞我們的理解、我們的故事,和我們在鏈上的價值觀?

但實際上這比佈展更難,因為將NFT帶入實體展只需要大量的螢幕,然而就連影像藝術展覽也不曾用到這麼多的螢幕。

如果我們在線上或鏈上安排一些活動或展覽,對大部分的社群用戶來說,會更容易參與。而我也真的很喜歡這種,有點鬆散消極的策劃和參與,這樣反而更容易吸引到有興趣的人。」

羅仕東,展間-OVERTURE 轉自 deca.art

關於鬆散式策展,仕東補充道:「如同我剛才提到的關於工具Deca,可以簡單地規畫自己的作品、敘述、背後的意義和故事,而我認為這就是策展。儘管以嚴格的定義來看,它離縝密、嚴謹的展覽還有一段距離,但這種鬆散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包容了更多的觀眾。

也許只是延伸了我過去的經驗, 我在傳統藝術畫廊系統內工作了很長的時間,甚至已經有點厭倦了,但這讓我了解到實體空白展間,與虛擬展間策劃上的差異。

在實體展間中,你必須為作品之間建立背景、提供文本和個人想法,並思考其中的關聯性,包括他們彼此之間是否有具有意義,而又或者為什麽沒有。你需要嘗試在一堵白牆上提供新的背景,但策劃虛擬空間時,我已經有了背景,這比在全是白牆的空間中策劃要容易得多。」

羅仕東,展間-OVERTURE 轉自 deca.art

(下集待續)

c2x3 除了會在 Matters 分享 Web3 相關資訊,也致力將台灣項目推向國際,如果喜歡這些內容,請不吝分享我們的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也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英文版的 TwitterMediumfxtext 喲,歡迎大家來逛逛,未來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囉!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2x3|區塊鏈藝術媒體我們是你從Web2到Web3的旅伴,一起發掘NFT藝術的浪漫。 聯絡我們:c2x3.nftpress@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快報】12/9 - 12/13 新聞回顧

快報新聞
40 篇作品

【快報】12/2 - 12/6 新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