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使用說明書: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

射手媽咪婷婷
·
(修改过)
·
IPFS
·
這是一本從科學角度出發的書籍,從分析男女腦的差異來思考到底我們該如何與家人們相處?
圖片來源:博客來

通常我們或許會預期這類型的書可能會是心理諮商師之類的職業所寫,沒想到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是專門研究腦科學跟AI人工智慧的工程人員,藉由研究男女大腦反應的不同,寫下了一系列的說明書,分別有《老婆使用說明書》、《老公使用說明書》、《男女溝通使用說明書》、《機智夫妻生活: 腦科學專家的配偶使用說明書》、《兒子使用說明書》、《女兒使用說明書》,光看這一系列的書名就令人很感興趣,於是我優先選擇《家人使用說明書》來當作認識作者的第一步。

夫妻之間,從「放棄」開始

作者在書中表示男女腦先天生就存在著差異,女腦擁有「多工處理」的特質,所以總是能同時處理多件事物,也可以隨手順路處理許多家務而節省時間,但對男腦而言就並非如此,這不是男人不願意做,而是他們做不到,即便我們認為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對有些人來說就是無法做到,那既然做不到又讓人氣得牙癢癢的,到底該如何解決呢?作者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她告訴大家就是直接幫對方做,或許大家會認為這樣會寵壞對方,但作者實際在自身家庭實施的結果是被幫助的人會心存感謝,也沒有因此養成任何事都懶散的結果,我想這也是因為家人彼此之間一直相互配合、給予對方最大的肯定才可能產生的善循環吧!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直接幫對方做」的結論實在很難接受,那或許可以參考作者從研發人工智慧了解到的結果是當一個人的缺點弱化,其實也會連同優點一併弱化,而男女大腦在瞬間反應上本身就是互補的兩種裝置,所以只要這麼想,似乎心裡就能稍稍釋懷了吧?!

與其改變對方,不如轉換心態

作者強調「家」應該是一個讓人心情放鬆的地方,千萬別動不動就企圖想要治好家人那些令自己看不慣的習慣,這便是造成家庭壓力最大的來源,所以我們必須轉換心態,把指責的語句從「為什麼?」改成「怎麼了?」最厲害的一點是當對方做錯事或是找不到東西時,運用同理心把責任也一起攬下來,把他人的失敗轉化為自己的感受力,這一點也能運用在職場上,即是把原本敵對的關係瞬間轉化為同一陣線,有共同承擔的意味,也是高明的管理技巧。

親情無所謂公平正義

許多為人父母的都會說自己對孩子們很公平,但在孩子心中總認為不公平,而作者告訴我們在家庭中無所謂公平正義,當我們不滿父母偏袒壞小孩而要乖小孩忍耐時,那是因為大腦天生偏愛與自己有所「互動」的對象,也就是說比較「壞」、「無能」的孩子比較需要關注、教導、責罵,而叫乖孩子忍耐、聽話比較容易,於是便造成了好孩子反而被忽略的矛盾,聽起來雖然讓人感到很委屈又痛苦,但長大之後也切勿以「正義」之名想化解這個心結,作者建議若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不要再去糾結回想,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吧!

家人是用來寵的

作者主張家人是用來寵溺的,甚至家裡還有一個傳統是暑假最後一天會跟老公一同請假幫小孩寫暑假作業,聽起來有點誇張,但作者想要強調自己從小就沒有被父母逼迫學業,得到很差的成績還全家哈哈大笑,把和室的紙門弄破也沒有被責罵還被認為搞笑,因為作者身為老師的父親說一個家庭必須要充滿歡笑,小孩才有努力的動力,這個觀念實在非常棒,試想孩子在充滿壓力的家庭環境中,真的想要努力也努力不了啊

書中並轉述日本高爾夫女子選手伊藤佳子曾經說道:「只在意結果的父母是教不出一流的選手!父母的情緒隨著結果起伏,孩子便會害怕失敗,若是父母表現得比孩子還失望,孩子就沒辦法成功。」

我非常認同以上這一段話,同樣的邏輯也可以套用在許多情緒表現上,比如「焦慮」一詞也能置換,在最放鬆、無壓力的情況下孩子越能展現最好的一面即便無法到達頂尖,至少親子關係是能確保融洽的,這世界上沒什麼成就能超越親情,一旦與家人的關係夠好,也能在各方面給予自己心靈上莫大的支持,也有助於做人處事上的順利與成功。

這本書有許多地方令我看了噴笑,作者的幽默筆法與家人間的相處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威權與嚴苛,也令人深刻理解到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學到的教養模式會複製到下一代身上,而作者便是從父親身上習得了對家人寬容與溫柔,也無私地把這些概念寫成書造福讀者,誠摯邀請大家閱讀這本書,從科學的角度顛覆讀者的刻板印象,也從自身的經驗給予大眾創造幸福家庭的信心。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校園人際議題-到底是「送」、「交換」還是「討」?

中國滲透:揭開中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隱形攻勢

超有趣的找一找魚類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