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的阿德勒心理學

正宜
·
·
IPFS
·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是一位日本的哲學家,對阿德勒心理學的[東方詮釋]。這本書的內容與其說是阿德勒的心理學,不如說是岸見一郎以阿德勒的心理學為文本,在閱讀之後創作的哲學理論。

吸引東方思想家的,或許是阿德勒心理學當中,有別於佛洛伊德[唯物論]的[唯心論]。佛洛伊德的心理學認為人的內在是過去所有外在發生事件的結果。因為過去的創傷,而造成陷在心理上的種種傾向或偏差。但阿德勒心理學則反過來,認為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塑造了外界所發生事件的意義,而個人所決定的這些意義,才是形塑他的現在狀態與未來的決定因素。

“十八度的井水是客觀的事實,但是覺得它溫暖或冰涼則是主觀的感受。不管過去經歷過什麼事,你賦予它的意義,就決定了你的現在。”

個人如何看待世界,和如何看待自己,這些意義的賦予,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極端地說,不管外在遭遇如何,一個人是否幸福,決定在自己手中。

在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中,[自卑感]是一種有別於性慾或其他基本身體慾望的重要動機。也如同性慾和食慾一樣,自卑感存在於所有人的身上。當它被運用得當,能使人努力上進,為了使自己卓越的目標而不斷前進。

相反地,自卑情結是一個人的自卑感扭曲的誤用,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比別人低一等的事實,也不想為此而努力,所以找出許多藉口來掩蓋自己的自卑感。所表現出來的可能是過度的優越感,或是自暴自棄。

舉例來說,一個不擅長與人交往的人,當他察覺到自己在社交能力上遜人一籌,他可以為了消除這種自卑感,主動地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技巧,拉近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但他也有可能用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因為我很優秀,所以不屑於和那些庸俗的人來往。”

或是自暴自棄:

“反正我就是這麼爛,不管怎麼做別人都不會喜歡我。”

這就是自卑情結。

自卑感應該可以激發人的努力,但是自卑情結卻使人逃避改變自己的努力。

阿德勒的理論看起來work,但是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要改變自己的意志力有限,他會進步,但自卑感卻有可能自始至終都存在。而人心理與精神的強度,能夠支撐他忍受自卑感去努力多久呢 ? 唯心論似乎總是極其理想性地假設[一個超人的心智]。

阿德勒也從個體與群體的和諧關係,來探討心理學。[被認同的需求]是人不可忽視的內在驅動力。

人的心理是在與他所意識的群體的關係當中發展起來的。我們渴望歸屬感,希望被認為是有貢獻、有價值的,這個慾望幾乎就和自利的慾望一樣強烈。人無法像動物一樣,因為物質的滿足無缺,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們從幼兒開始就有被認同的需求。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同,我們努力滿足他們的期待,到青少年時期,尋求認可的對象轉變為同儕。成年以後,這個對象可能變成公司同事、朋友、社群媒體上的按讚數………………被群體所認可,是我們歸屬感的來源。

但是為了被認可,我們卻有可能成為群體操控的對象,變得不自由、失去自我,人格無法健全地發展、成長。這種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也是不健康的。因為個體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隨時有可能失去認可,被剝奪這個他賴以維生的歸屬感。

[被討厭的勇氣],所指的就是否定這個[被認可的需求]。因為這個需求的存在,代表人格的不平等。是未成熟人格的表現。阿德勒認為尋求被認可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是有害的,也會破壞我們原本可以與人建立的平等與對等的健康關係。

也就是說,只要尋求被認可的想法存在,這個人際關係就不是一個平等的關係,而是一個權力關係。

尋求被認可,就是把那個你應該為自己掌握的權柄交給別人,讓別人來決定那些你原本應該為自己決定的事。

尋求被認可就是你希望別人來幫你決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而阿德勒認為這是一個健全的人格應該自己決定的事。否則就好像讓別人來決定你是否有存在的價值。

阿德勒說,一個健康的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來自於個體的[社會意識],也就是他自身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意識。他的歸屬感,並非來自於群體的認可,而是他自身主動地對群體所做的貢獻。

當個體主動對群體做出貢獻時,並非為了換取他想要的歸屬感,而是因為他將這個群體當中的成員,視作[自己的夥伴],並且相信自己能夠祝福他的夥伴,使群體變得更加美好。

這甚至未必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對群體具有貢獻,而是[他的存在本身],就對群體的其他人具有意義。

阿德勒所描述的,是不是就是[愛]這個一點也不科學,有點陳腔濫調的語詞?人渴望愛,並且需要愛才能存在。需要愛來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也只有從愛裡面才能得到真正的歸屬感。

阿德勒的說法,讓我想到聖經中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要先怎樣對待別人。]

[先]這個字,就是阿德勒所說的個體的主動性。

被愛、價值感與歸屬感,並不是被動地[被]賦予價值,[被]給予歸屬感,而是當我們[先]主動地看見別人的價值,[先]主動地接納對方,給予歸屬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擁有我們自己所需要的價值感與歸屬感。

在這個群體中,沒有上下的權力關係,只有平等的關係。權力關係是人用來解決衝突的一種最直覺的方式。當兩個人的意見不同時,究竟要聽誰的?但是阿德勒認為,權力關係是因為人心理上的怠惰,對於自身權力的逃避。因為當一個人需要為自己做決定時,也表示他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其後果。

一個平等對等的關係,需要做到[課題分離],當衝突發生時,需要去區分,[這是誰的課題?]也就是說,誰需要承擔這件事的後果?

例如父母覺得孩子的房間太髒亂,要孩子整理,與孩子起了衝突,就是因為父母越權干涉了屬於孩子的課題。

相對的,孩子也有可能將自己無法追求夢想,怪罪於父母的干涉太多,但是決定是否要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管別人如何反對,都是自己的課題。把可能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當作放棄自己想做的事的理由,只是一種逃避的藉口。

在阿德勒的理論裡,一個個體是有可能得不到群體的認可卻仍然歸屬於一個群體的。要做到這件事,只要你持續地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夥伴就可以了。

孩子即使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不管如何被斥責謾罵,仍然堅持追求自己的目標,並且持續地將父母當作自己追求夢想的夥伴,而不是阻礙自己的敵人。

只要有[被討厭的勇氣],這樣即使得不到認可,但是卻仍然能夠有足夠的價值感與歸屬感。用比較口語的話說,只要你堅持繼續去愛,就不會失去你需要的價值感與歸屬感。

在岸見一郎這本阿德勒心理學的書裡,他說,要擁有這個[被討厭的勇氣],你需要先接納自己。乍看之下會覺得 : 啊,又是另外一個陳腔濫調的教導。如果我們沒有先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那麼在被別人討厭的時候,一定會覺得更受不了吧。十個人裡面,即使只有一個人討厭自己,你也會覺得那一個人是對的,因為他的想法跟你一樣。除非全世界都找不到任何討厭自己的理由,否則就無法擺脫那個自我懷疑的控告。

[自我接納],是所有正向心理學都會提到的步驟,但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呢?

聖經上說:[你們不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就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如果問題是出在我們心中的量器,那麼似乎只能想辦法把心裡面的量器刻度調大,當我們用寬大來對待他人,我們就會寬容自己,接納自己不夠完美的地方。

這樣,下一次被討厭的時候,我們就能虛心地看見自己能夠改進的地方,而不是感覺被否定、被排擠,並且本能地想要反擊。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被討厭]需要的不是岸見老爺爺說的[勇氣],而是心理學家想說但有點尷尬而說不出口的,那個陳腔濫調的[愛]。只有愛能夠改變我們從[索求的生命],成為[給予的生命]。聖經上說[我們愛,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在這個句子裡,神是那個最初的主動者、發動者。[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他的愛是我們無法償還,無法回報的愛,或許也是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的。你無法做任何事去操控或增加他的愛,我們唯一的課題就是[拒絕]或[接受]。得到這個完全的愛與接納,是否才是人類心理真正的需求與滿足?在他的愛裡,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就已經足夠],這完全之價值感與歸屬感,或許我們會發現,原來這才是自己屬於的地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正宜喜歡文字、思考、咖啡、旅行、電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鹿野忠雄之跟著高中生去爬山(上)

花磚的故事—1920年代的浪漫

遺忘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