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不直ㆍ圓不圓
剛開始學畫,常陷入「畫得像」的迷思,線條直不直、圓不圓或顏色對不對都牽動著我的腦神經,令我不暢快。
猶記一位格友在「我畫故我在」留言謬讚我:「直線拉這麼長還可以畫得很直」,我有些尷尬地回覆:「鉛筆打底稿時有用尺」。
速寫老師希望我們徒手打稿不藉助工具,他說:「線條不必直,但要看起來直」;他也說:「不必畫得很像,因為觀畫者是可以被暗示或被訓練的」。
調色時,我常試著調出與臨摹照片相近的顏色,但老師調出的顏色總是不同,他說:「氣氛最重要」。
「氣氛」是甚麼?在學畫將屆十個月之際,總算悟出幾分,氣氛就是這幅畫令人嚮往令人感動,而非色彩或構圖本身。
作畫過程因不純熟而生的不完美,點點滴滴地記錄著學畫者的成長軌跡,也成為手繪特有的溫度。
最近,為了加強基本功,向另一位老師透過網路學習水彩,從色彩學及調色原理開始學起。
一開始得畫色卡、色環及色珠串,學習色系、色調、色階及調色,還得用水墨學習深淺濃淡、渲染及運筆。
畫色卡、色環及色珠串的過程,既無聊又缺乏成就感。水墨則令人想起國中美術課畫國畫的二二六六,這種不打稿的隨興,令有潔癖的我非常焦慮。
幾個星期下來,始終在練習階段,沒能畫出一幅完成品。不像速寫,號稱「提起筆就能畫」,姑且不論良窳,每周可產出一幅供裱裝的畫作。
水彩老師意有所指地說:「形為虛,色為實;結果是無,過程是真」,鼓勵我們在練習過程中,靜心發覺水與彩的關係與奧妙,非僅重視最後的產出。
這樣的過程雖然枯燥冗長,但觀景辨色的能力強化很多。
畫家老師們都是哲學家,我則是跟隨者也是演繹者。
「直線不必直,但要看起來直」。如何讓直線看起來直呢?
在起點與終點之間,加入幾個關鍵點,把這些點串連起來,看起來就直了。
人生好像也是如此,難免誤入歧路或迷失方向,只要在關鍵點導回正途,就不枉費那耗費的時間與心力。
再者,「不必畫得很像,因為觀畫者是可以被暗示或被訓練的」。如何暗示或訓練呢?
提供觀畫者熟悉的生活經驗,即可達成暗示或訓練的目的。例如:枯枝及落葉喬木,就是蕭瑟冬天的景象。
人生好像也是如此,適當的引導,可助你一臂之力達成目標,錯誤的引導,也許令你走上不歸路;因此,生活經驗及判斷力很重要。
至於,水彩老師鼓勵之言:「形為虛,色為實;結果是無,過程是真」。
硬是被強詞奪理的我改成:「形為實,色為虛;結果是有,過程是無」。
因為,只要形體相仿,就知道是畫甚麼,例如:形體像葉子,遑論顏色,就知道是葉子,以上有圖為證。此外,畫水彩的過程中,常因層層渲染及疊色,旁人看不清到底畫甚麼,一旦完成,才一目了然。
兩人由不同觀點思辨水彩及繪畫,甚是有趣。
人生好像也是如此,虛虛實實,假假真真,你所見未必如你所想,你所想未必如你所行。如何洞悉真相,保持心靈及行為的澄靜,是一門學不完也學不會的大學問。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該去修習「藝術治療」,以畫療癒自己,或,他人。
***
明日(12/31)將支援海關碼頭「光映淡水」活動,因此,這將是我今年最後一次發文。
歲末冬寒,謹此祈祝馬特市的朋友們有個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2023。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