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海外生存指南• 最在乎生存醫事

閱讀筆耕
·
·
IPFS
·
訪談 Dean 的美國外派生活,結合自身旅遊經驗,寫下本文。特別側重於「生存」醫事。

之前向社區活動提案人 @JimJKC 請益,能不能以「訪談」的內容投稿?獲得許可,不過也要帶到自己的國外生活經驗,促成本文誕生。

對象是我的高中同學 Dean,他結束長達三年的美國(紐約/芝加哥)外派工作,於 11/21 返回台灣,隔離期間正好有閒,接受「靈魂拷問」。



■ 居家在室篇

沒有排水孔的浴室地板

憶起我在歐洲旅遊的經驗,浴室的地板沒有排水孔,淋浴時得【進浴缸】加【拉浴簾】,否則就要淹水了;應該有人會納悶「沒有排水孔的話,該怎麼清洗浴室」?只好比照客廳或臥房,用【拖地】的方式。

談話中得知,在美國亦是如此,時間一久就習慣,問題不大。


沒有排風管的抽油煙機

根據 Dean 推測,美國人不太用「炒」來料理食材,廚房裡不設抽油煙機用的出風口,煙根本不會排到室外,只好入境隨俗,儘量避免中式炒菜,你可以改用【烤】的【煮】的,或是⋯⋯買一台【氣炸鍋】。

╱乾燥的氣候╱

我造訪過澳洲,因應這片乾燥的大陸,會帶上【護手霜】或【護唇膏】之類的保濕用品,也聯想到美國的幅員廣大,順帶請益。

得到的答案是【加濕器】幾乎是美國必備家電。身在台灣,我們除濕,來到美國,我們加濕。

圖片來源:PRIMOGIF

╱一週只收一次垃圾╱

假如你是住公寓(apartment),那跟在台灣住大樓類似,社區裡有大型垃圾桶,直接拿去丟丟好;但若住獨立屋(single house),你得適應一週只有一天(或兩天)是「收垃圾日」的頻率

住戶會被分發【兩個大垃圾桶】,一個裝一般垃圾,另一個裝資源回收,足見美國人不愛做資源分類的現狀,照這樣看來,在台灣受過「專業訓練」的我們,到美國反而落得一身輕鬆,問題變成該如何消除心中(放飛自我)的愧疚感

American Garbage Truck in Action/美國垃圾車
⚠️ 小結|居家在室篇
① 沒有排水孔的浴室地板 ▶ 進浴缸、拉浴簾、拖地。
② 沒有排風管的抽油煙機 ▶ 烤、煮、氣炸鍋。
③ 乾燥的氣候 ▶ 加濕器。
④ 一週只收一次垃圾 ▶ 兩個大垃圾桶。


■ 出門在外篇

╱保險學問大╱

在國外看病很貴,相信大家腦海裡早有這印象。

我先以自身歐洲行為例,最一開始是為了(申根區)簽證,不得不投保旅遊險,原來規定中完全不管「身故」保障的額度,只針對「醫療」保障有三萬歐元的要求;我想這是因為「死人」這件事並不會消耗醫療資源的關係,比起死,它們更在意的是「活人」繳納不起帳單的問題。

雖然之後開放 免簽 待遇,保險文件就不是入境必備證明,但在當地就醫的花費仍鉅,還是強烈建議投保【足額】保障;具體來說,是要讓旅遊險中「四個構面的兩個」額度拉到一定規模(建議新台幣 200 萬以上):

  1. 海外突發疾病【限額】
  2. 傷害【限額】

限額就是「實報實銷」的意思,在既定的額度內,用多少請多少,用超過就只會核銷到(額度)上限為止;而另外兩個構面分別是「死殘」與「不便險」也有其重要性,但再延伸下去會偏題,姑且作罷。

再來是 Dean 的情況,他是因工作外派(故不適用旅遊險),公司有為其規劃員工保險,除了弄清楚方才提到的【限額】天花板有多高,還有【自付額】比例,最重要的是美國這些民營保險公司【有各自配合的醫事機構】,例如A公司保險卡適用於長庚醫院體系,B公司保險卡只能在慈濟醫院使用,不可不慎。

並不像台灣,一張健保卡闖天下。選擇居住地時,也要把(服膺於自己保險卡的)醫療設施遠近一併納入考量。

╱急診大不同╱

在台灣,只要著急了,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去掛急診,甚至有人覺得這「直達車」很好用,太強又便宜

但這招在美國行不通,這裡的「急診室(Emergency Room)」是真正落實優先處理「危及生命」的情形。假設有人手指骨折,雖著急,但(不危)可能會在急診室等很久,再加上 2000 美金以上的費用,可謂是賠了時間又折金。

上述狀況,應該要去「緊急護理中心(Urgent care/Immediate care)」才對,在這兒一般病症能更快獲得照護,要價也相對便宜,大約是 200 美金左右。

務必【釐清兩者區別】是很重要的。

╱問診也有差╱

非緊急情況,在美國掛門診,得先從家醫科先開始,這是一種「家庭醫生」制度,和所服務的客戶培養起長期的信任關係,一旦問題太棘手,才會將病人轉診給「專科醫生」處置。

和台灣的「速食店」門診不同,在這邊求診,就像與教授 meeting(如果你有寫過論文的話),是一段完整且詳盡的深談;你可能會問,萬一語言不通怎麼辦?別擔心,這裡有【語言翻譯】服務,即時同步第三方(視訊/電話)口譯,十分重視要讓病人暸解他該懂的一切。

但翻譯員的素質參差不齊,Dean 是建議把手機【Google Translate】準備好。

⚠️ 小結|出門在外篇
① 保險學問大 ▶ 足額的限額保障、保險卡有各自配合的醫事機構。
② 急診大不同 ▶ 釐清急診室 vs 緊急護理中心。
③ 問診也有差 ▶ 外有語言翻譯服務,內有 Google Translate。


■ 尾聲:生存醫事

後來也針對交通、小費文化、種族歧視、貧民窟⋯⋯等議題,與 Dean 交換想法,把酒言歡、無醉不歸

礙於篇幅(這是場面話),既然命題是海外「生存」指南,索性便把和「生命」最攸關的醫事獨立抓出來,深度書寫,總比蜻蜓點水來得強。



閱讀筆耕的簽名檔
🌱 第三季社區活動進行中 彙整表單+說明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廣播資訊不漏接 👇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漂流書/說書會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ediumvocusPotato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筆耕|我抽中了 1 顆 SOL!幣安發年終:挑戰任務速攻,搶比特幣、BNB、SOL⋯⋯

卡片盒筆記 ze4|去中心化筆記系統:由下而上,打開你的興趣雷達

閱讀筆耕|參選第 13 屆 Matters 共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