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離開與留下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關於離開或留下,我們都應該平常心看待。

最近慢慢地一些作者離開了,對於每個人的選擇我們都該予以尊重,我認為離開不一定只是逃避、抗議,更多的是選擇讓自己的心靈澄淨,其實嚴格說起來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啟動。

那就跟提出分手的人一樣,選擇開口提出分手的人是勇敢的,因為他不想再被對方的言語、行為所影響,也不願自己的生活與對方有關,他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個令自己喜歡的人,想要恢復健康的身心靈,或許被分手的人會覺得提出分手的人很絕情,但他可能只是為了可以活下去而已。

雖然我一直不是一個心思細膩、敏感纖細的人,但我養育一個高敏感的孩子是很能理解他們的心思的,細微的聲響、驟然的改變都能令他們感到極度不適應且產生強烈的抗拒,我們大人應該做的不是強迫他們去適應或指責,而是應該仔細紀錄每一次產生這樣強烈反應的原因是什麼而盡量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在每一次強烈反應的當下,最好的方法是離開現場唯有讓警戒放鬆才有溝通的可能

同樣的道理套用在敏感的成人身上,或許有人會說敏感的人是否就是不合群、不能融入群體?其實這樣的評語一直都是存在的,然而這不是缺點而是一種特質,不只是敏感的人應該寬恕自己,甚至是旁人都應該理解並允以支持的。

感覺寫到這裡可以呼應「逃避並不可恥」這句話。很多時候,逃避沒有那麼嚴肅,單單只是轉換場域轉換心情罷了!

尊重每個人想要擁有好心情的權利,無論是離開或者留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中國滲透:揭開中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隱形攻勢

校園人際議題-到底是「送」、「交換」還是「討」?

超有趣的找一找魚類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