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叢書《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評介

李建崑.Paulos
·
·
IPFS
·
古文宗師

韓愈是中唐文學大家,韓愈研究一直是唐代文學研究的熱門領域,海峽兩岸都有不少高質量的韓學著作出版。以大陸而言,一九九六年七月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五巨冊),堪稱韓學研究的大事。一九九八年八月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張清華《韓學研究》(上下冊)、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卞孝萱、張清華、閻琦合著的《韓愈評傳》、一九九九年八月巴蜀書社出版陳克明《韓愈年譜及詩文繫年》,都是質量很高的韓學著作。

在臺灣地區,羅聯添、王更生、胡楚生、汪淳、何寄澎、潘呂棋昌、王基倫、方介、柯萬成諸教授以及筆者,近十年來,都有相關論著發表。而在新近出版的韓學著作中,則以羅聯添教授主編的《韓愈古文校注彙輯》最具特色。這是一部篇幅十分龐大的著作,全文厚達四八四0頁,分裝為五巨冊。由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鼎文書局總經銷,民國九十二(二00三)年六月正式上市。

羅聯添教授是唐代文學大師,也是國內最重要的唐代研究組織「中國唐代學會」發起人。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著作等身、育才無數。主要著作有:《韓愈研究》、《韓愈傳》、《柳宗元事蹟繫年暨資料彙編》、《唐代詩文六家年譜》、《白居易散文校記》、《唐代四家詩文論集》、《唐代文學論集》上下冊。另編有:《隋唐五代文學批評資料》、《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四冊、《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續編》、《國學論文選集》、《國學導讀》等多種。羅教授也是少數願意投注大量時間、精力編製專題書目的學者,由早期的《唐代文學論著集目》(與王國良教授合編,學生書局版)到後來的《中國文學研究論著集目》(五南圖書公司版),都曾受到學界歡迎,嘉惠後學不淺。

更重要的是早在二十年前,羅教授就已經注意到「古籍整理」這類基礎工作的重要性。羅教授開風氣之先,與國立編譯館簽訂「歷代詩文集校注計畫」,這個計畫持續近二十年,羅教授親自邀集學界同人、並帶領門生後進,進行詩文校注工作,至今已出版十餘種新校注本歷代詩文別集;臺灣地區眾多研究唐代文史的後進同人,無不蒙受到羅教授的霑溉。

在臺灣,學者研究韓詩,多半以錢仲聯《昌黎詩繫年集釋》為文本;至於研究韓文,則以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為根據,兩書各有崇高的學術價值。其中馬其昶的《韓昌黎文集校注》,由於完成時間較早,隨著韓文研究之逐漸深化,已經難以滿足學者要求。宋代以來有關韓愈詩文集校勘、箋注資料其實十分繁多,因分屬不同書籍,學者研讀之際,搜求為難,使用十分不便。羅教授有鑑於此,很早就想編寫一部能夠涵蓋歷代箋校成果、綜攝古今評釋源流的韓文本子。

據羅教授表示:本書發願寫作的年代很早,在民國八十年二月與國立編譯館訂定寫作契約。花費三年時間蒐集資料,然後組成「韓文校注彙輯小組」,這一個小組成員,都是國內專研唐代文學、對各體文章有專業素養的學者,包括:方介(台大)、王基倫(台師大)、謝佩芬(台大)、邱琇環(北一女中)、潘呂棋昌(交大)及羅聯添教授本人。「韓文校注彙輯小組」歷經多年艱苦寫作,至民國八十六年冬,工作接近完成時,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韓愈全集校注》,然因該書雖已力求詳集歷代舊注,當代重要的校勘、詮評資料,還是有所遺漏。例如大陸學者童第德先生,對於韓文之校勘與詮解,有突破性貢獻,而其《韓集校詮》(全二冊),即未採錄;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影印宋本昌黎集》亦未能運用,且其書體例、作法與本編亦有所不同,這是羅教授覺得本書仍有出版價值的原因。

至於本書之編寫架構與寫作分工,據羅教授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前言》所示:方介教授負責卷一與外集、王基倫教授負責卷二與卷五、謝佩芬教授負責卷三與卷八、邱琇環女士負責卷四與卷六、潘呂棋昌教授負責卷七,羅聯添教授本人則負責附編之寫作。

本書正文,採用明萬曆徐世泰東雅堂本《昌黎先生集》古文部分作底本,對於韓愈各體文章的編次,則依據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宋代以來既存之校注、評說以及各類總集、選集等評注資料,皆所採錄。在版本方面,徵引了17種重要的本子,包括:故宮博物院藏唐‧李漢編《宋本昌黎先生集》、《宋殘本昌黎先生集》、北京圖書館藏南宋蜀刻本《新刊經進詳補昌黎先生文集》、前人據宋理宗紹定二年張洽在池州刻白文本配補《新刊經進詳補昌黎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藏《宋蜀刻本昌黎先生文集》、清人抄補《宋蜀刻本昌黎文集》、美國康乃爾大學藏唐‧李漢編、宋‧祝充《音註韓文公文集》、四庫全書本南宋‧方崧卿《韓集舉正》、山西祁縣圖書館藏宋紹定二年張洽校訂本影印南宋‧朱熹《昌黎先生集考異》、宋寧宗慶元六年刻南宋‧魏仲舉編《五百家注昌黎先生集》、清康熙間晉安林氏刊本明‧蔣之翹注《唐韓昌黎集》、清康熙間晉安林氏刊本清‧林雲銘評註《韓文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陳景雲《韓集點勘》、明萬曆間東吳徐氏東雅堂刊本為底本宋‧廖瑩中集注清‧盧文弨批校《昌黎先生集》、清‧方成珪《韓集箋證》、清‧沈欽韓撰胡承珙訂《韓集補註》、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編校《韓昌黎文集校注》。另外引用了《文苑英華》等四種總集;《古文關鍵》、《崇古文訣》、《文章軌範》等34種選集評註資料,以及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童第德《韓集校詮》、羅聯添《韓愈研究增訂三版》等三種今人之著述。

本書之編寫小組寫作態度十分認真,宋人穆修嘗謂韓文:「制述如經。」其實本書對韓愈文章所作注疏,也已提升到「為經典作注」的規格。《韓愈文集》是門人李漢所編定,宋代以前韓集流傳已無從查考,但是宋人對韓集曾經下過很大功夫。據說穆修曾以二十餘年之時光補正韓集。晚年還曾募工鏤板,印行韓柳集數百部,設市鬻之。其後歐陽修亦曾校訂韓集。但是宋人對韓集所作之校勘,還是以洪興祖、方崧卿、朱熹之貢獻最大。洪氏秉持客觀之態度,對諸本之異同,不敢以私意妄加改易,往往異同兼存。可惜洪氏之校本並未流傳。方崧卿之校勘成果,見之於《韓集舉正》。朱熹之校勘成果完全展現在《韓文考異》中。韓文的版本異文,清代學者曾持續作精細的研究。

本書除了盡力蒐求舊本,還將各種不同版本的異文,作嚴謹察考。充分吸收宋、清諸家之考訂成果。對於一些仍有疑義的地方,則運用校勘方法,考定文字,力圖編出最佳善本。

概而言之,本書至少具有下列三大特色:

第一‧充分運用訓詁手段,逐字逐句箋釋韓文,並廣徵博引歷代典籍,作為疏證。宋人除了校勘、補綴韓集,還對韓集作註釋。最早的注本是樊汝霖《韓集譜註》,其次是韓醇《新刊詁訓唐昌黎先生文集》、祝充《音註韓文公文集》,隨著韓集研究的深入,宋代最後出現一個綜合的本子,此即廖瑩中編《世綵堂昌黎先生集注》,明萬曆中,徐世泰就世綵堂本覆刻,此即《東雅堂昌黎集註》。其後,清‧陳景雲又據世綵堂所註《韓集》,糾正其誤,因成《韓集點勘》四卷。此書考據史傳,訂正訓詁,刪繁補闕,較原本更為精實。以上所有資料,編寫小組皆能一本所知,深入辯證,廣為增補,絕大多數皆已採入本書。

眾所皆知,有關韓文之箋釋,見解頗有異同,何者確當?何者未諦?本書大體都能評比分辨,並給予適當抉擇與判斷。至於韓文用典方面,前賢有謂:「杜詩、韓文無一字無來歷」,本書除吸收前賢的成果,已經盡力考求韓文語典之來源。

第二,對於韓文之文理、章法,適度徵引古今評論資料加以梳理。一些研究唐宋古文必備的專書如:宋‧呂祖謙《古文關鍵》、宋‧謝枋得《正續文章軌範》、舊題明‧歸有光《文章指南》、清‧金聖嘆《天下才子必讀書》、清‧林雲銘《古文析義》、清林雲銘《韓文起》、清‧過珙《古文評註全集》、清高宗御選《唐宋文醇》、清‧吳闓生《古文範》、清‧吳闓生《桐城吳氏古文法》、民國‧高步瀛《唐宋文舉要》、民國‧宋文蔚《評註文法津梁》、民國‧杭永年《古文快筆貫通解》、民國‧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乃至於不著編人之朝鮮學者所編之《韓文正宗》,其中有關章法、結構之分析、或者篇章評論意見,都擇優納入註文中。

第三,各篇文章之後,臚列現存的析論、評點資料,以供後學者參證。此外,羅聯添教授親自編纂的《韓愈古文校注彙輯‧附編》,厚達一二00餘頁。分為:「韓愈事蹟」、「韓愈年譜新編」、「古文評說類編」、「昌黎集序跋」、「韓愈研究論著集目」五大部分。前時吳文治先生主編《韓愈資料彙編》二巨冊,學者稱便,羅教授《韓愈古文校注彙集‧附編》更加體貼學者研究之需要,可謂功德無量。

關於本書之讀法,筆者以為:就初階讀者而言,應先讀羅聯添教授《韓愈研究》一書,先對於韓愈家世、事蹟、交遊、各體韓文,有個初步瞭解,再來翻閱《韓愈古文校注彙輯‧附編》。由於《附編》之資料,也十分繁富,所以應分為「其書」、「其人」、「其文」三步驟進行。先讀《附編》「昌黎集序跋」,以期瞭解《韓昌黎文集》之形成與歷代各種版本優劣得失;再讀「韓愈年譜新編」,以便深入理解韓愈生活、宦歷與創作情形;再讀「古文評說類編」,將韓愈古文總論、韓愈各體文章綜論看個大概,然後循序漸進,展讀各卷文章。實際閱讀各體文章時,除細看每一段落之「校注」,以求通曉全篇文義,也應由篇末所附「評說」資料,深入研探文理,細味韓愈古文之意匠經營,從而獲致美感之體驗。

對於進階讀者而言,不必費時費力,奔走於不同的典藏地點;所有能看到的、有關韓愈古文的考證、校勘、箋注、分析、評論資料,都已分類呈現眼前。通讀全書,必能感受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從而依據自身研究取向,找到足夠的原典資料。

而對於一個已經卓然有成的韓文專家來說,本書將提供一個宏觀全局的好機會;各種既存的議題,都可以得到再檢討;各種新研究法、新研究課題,都可以得到實驗或開發的機會,而無文獻缺乏之疑慮。隨著研究層面的深化,通讀全書,深入體會前修論韓意見之後,肯定會有嶄新的研究課題,紛然湧現。

總之,羅聯添教授《韓愈古文校注彙輯》,對於初階的讀者,固然是一部極佳的韓文善本;對於進階的論者,更能從綜包古今論韓資料中,輕易獲得研究啟發;對於所有韓文專家而言,都是一部應該常置案頭、不可或缺的著作。

原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國立編譯館館刊》三十二卷第一期,(二00四年三月)頁八六至九六。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建崑.Paulos原籍台灣新北市,曾任大學教師。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熱情,甚願與時俱進、謙卑領受。唐代文學曾是個人教研專業,目前仍以閱讀、寫作為生活重心。曠觀寰宇、體驗生命、反思世道、散發正能量,將所思所感、發而為文,是最大的喜悦。拙作有幸得到文友青睞,感到榮幸!敬請多加瀏覽、批評、贊助、指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曠野活泉|雅各的生命特質和啟示

藝林擷英|漫威影片觀後感

數位生活|誤打誤撞入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