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真正开始了“只工作,不上班”

林安
·
·
IPFS
3月,如期而至的春日,阳光如水晶般亮澄。对于很多人来说,悄然失去的三个春天,在今年一点点复苏。这个春天,我喜欢上了出门工作,像是报复性出门般,一有空就爱背上电脑往咖啡店里钻。

3月,如期而至的春日,阳光如水晶般亮澄。对于很多人来说,悄然失去的三个春天,在今年一点点复苏。

这个春天,我喜欢上了出门工作,像是报复性出门般,一有空就爱背上电脑往咖啡店里钻。

由于住处附近有非常多适合工作的咖啡厅,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家自己做完午饭后,背着电脑或步行或骑车去解锁新的咖啡店。找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一直工作到傍晚时分,再在外面吃顿晚餐步行回家。

这个春天,我也尽量让自己走到人群中去,每周约1-2个朋友一起联合办公,或者在周末一起爬山、逛公园、喝茶、聊天。

杭州丝绸博物馆

现在周末对我来说,是全然放松的日子。过去几年,我一直处于一种过于紧绷的状态,嘴上说着要慢一点,但内心深处常常焦虑不安,自我谴责。

所以难免给很多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但天知道我还在职场上班时,这个词跟我毫不沾边。甚至于我当初选择自由职业,就是为了多一点生活,少一点工作。

我怎么就成了一个工作狂呢?

2021年冬天的时候,我去上海的一个线下空间做了一个叫“平衡轮”的情绪体验,引领人让我给自己当下的事业、亲密关系、娱乐、成长、家庭等多个维度打分,最后连成一个车轮一样的图案。我写完后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偏科”,事业占据了我生活中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在理想状态中,它只需要过及格线就好了。我承认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没有什么宏大叙事的理想,只想和亲密的朋友、家人、爱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为什么?我没有投入更多时间去经营家庭关系、亲密关系、朋友关系,而是把自己变成了最不想成为的人的模样呢?

当时的我不明白,只感受到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但是最近我找到了答案——是因为恐惧

那时候,我对于是否要创业以及我能否做好这件事情还非常怀疑。我害怕创业失败,害怕被身边人议论,害怕赚不到钱还倒贴存款……

在那种基于生存本能和失败恐惧的推动下,我把自己变成了一台工作机器,通过不间断地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以确保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还有事可做,脱离体系依然可以很好地生活。

但是那一年我并不开心,我做的工作越多就越不开心,越不开心就越不想工作,长此恶性循环,最后变成了就地摆烂。

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我丧失社交欲望和出门欲望的一年。身心状态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去年年底做年终直播的时候,我说“身心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后来我通过快半年的时间调整好了状态,才真正接纳了“工作狂”这个标签。

具体的调整经过和方法可以看我写的这两篇文章:

爆炸焦虑的时候,只做一件事情 | 身心自由系列

终于找到了高效工作的窍门!进来吸收能量

昨天,我在网上问大家:“从我的社交媒体状态看,你们觉得我是一个工作狂吗?”

大多数人说不是,少部分人说是。和我一起远程协作的团队小伙伴可能觉得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工作,但是线下跟我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会知道:我其实特别贪玩。当有好玩的事情出现时,我也会禁不住诱惑把工作延后。

事实证明,我的很多个idea不是坐在工位上苦想出来的,而是在与人闲聊碰撞,户外散步运动,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阅读和玩乐中诞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有时候看上去在休息玩乐,但大脑还在工作状态。

但我并不排斥这种状态,相反,我会因为很多个灵感迸发的瞬间而雀跃,兴奋得马上拿出手机备忘录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

如果说我是一个工作狂,我乐意当这样的工作狂。它让我感到快乐、满足、充满行动力。

有一位网友说:感觉你是一个工作已然成为生活一部分的人,适然自洽。

我现在不再反感“工作狂”的称呼,也是因为我今年真的把工作变成了一件主动去做,且让我常常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它在滋养我而不是消耗我,那我为什么不多在生活中分享它呢?

过去几年我喊过很多口号,无论是“只工作,不上班”还是“慢一点,比较快”,我都没有很好地实践下来。直到今年,我才觉得自己正在一点点靠近这些口号背后真正想达成的状态。

今天我还在想,以前在职场上班时,我很少在朋友圈分享工作相关的信息,别人看我的朋友圈全是生活碎片和日常思考。因为那时的工作对我来说可能只是一种谋生方式,当然也有喜欢的部分,但不足以侵占我的私人生活。

但现在,我的朋友圈80%都是工作相关的内容(如果内容创作和持续表达也算工作的话),但我并不排斥它们。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倾注了我的热情和心血,每一个选题都来自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工作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件谋生的事情,而是生活本身。甚至有些工作哪怕没有收入,我也愿意拿出100%的热忱去做它。

自由职业前几年,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如何划清上班与下班的界限。

现在我会觉得,如果我发自内心喜欢做一件事情,我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平衡与否。而我相信以这种更轻松和玩乐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我们才能离我们想要的一切越来越近。因为闲暇是滋养创意的温床。

所以这个3月,我过得忙碌且快乐。

4月,让我们一起练习在玩乐中工作吧~


最近不爱写“月度报告式”的总结了,3月就用我的一些朋友圈状态,告诉你们我度过了一个怎样的三月吧~

🚶‍♀️走出去

👆和杭州的自由职业者联合办公
👆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爬山逛博物馆
👆走在春光下的幸福时刻
👆在小区里赏花

✍️在创作

这个月真的录了好多好多播客👂

两次逃离大厂后,她在巴厘岛租下数字游民工位 | 100个不上班的人049

💻在工作

人物采访课第四期开营(人物采访变现训练营:5周后,请叫我人物采访作者)
妇女节职业圆桌会(女性自由职业者专场:不想上班,我们都在干嘛?)
上海、杭州线下沙龙

女性自由职业者,如何突破个人成长困境?|上海活动

斜杠青年x自由职业者x创业者:3名女性的不设限人生|杭州活动

宅家工作

踩在3月的尾巴,我们4月再见👋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由职业11月复盘:创业的开端,破旧立新

放弃北漂,她用“废品”回乡创业,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100个不上班的人

2020年,一个自由职业者决定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