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書寫地方 · 书后感

七日書 - 書寫地方 - 書後感

KJOH
·
·
IPFS
·
我承認我原本想要很狗腿的把靈感之地寫成馬特市的。

七日書寫了很多私人的事情,還被真實世界的人肉搜,原本不再打算參加七日書的。

雖說終究是不起波瀾。(到底要起甚麼波瀾,也實在想不通怎麼會有人認為能夠起到甚麼效果?)但還是讓我決定隱去更好識別我個人的標籤,我沒辦法理解數位原住民,雖然我的文字出現在虛擬的平台,但我本人終究是活在現實的,只不過是把具體世界裡的體驗帶到了這裡來而已,這裡不過是我的載體,我的所有的經驗,以及賺取的金錢、戰功都是真的也無可取代。

但就像是這次的主題像是一種回望與對話,試圖梳理記憶中那些走過的地方,它們沉靜、真實、不帶評價。

那些踩過的地方,不會背叛你

有時候我會想,記憶裡那些地方,是不是早就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它們不說話,不動聲色,但總能準確地承接我們曾經遺落的東西:一段對話、一陣情緒、一個眼神裡閃過的悔意。

踩過的地方,不會背叛你。

它們不是活人,不會有脾氣,也不會說出傷人的話。它們不會問你為什麼離開、不會提醒你曾經失敗、也不會用指責的眼光看你一身狼狽地回來。它們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等你再走近時,從地磚縫隙、樹蔭搖晃、潮濕牆角的霉味裡,重新喚起那個你以為已經忘記的自己。

你若感到被冒犯,那八成是你自己心境的裂縫。不甘心、內疚、遺憾、或不想承認的選擇,它們反照回來而已。這些地方本身沒有惡意,它們從來就只是承載,從未判決。

回到第一日,我出差,來到久違的蘇堤的水色,是那種看起來不起眼的清淺灰藍,但若你靜靜看上十分鐘,就會發現水底藏著不止一種層次。蘇堤是大文豪們流連的地方,也是我偶爾想起會心疼的景。那天我一個人穿過斜陽灑落的柳蔭,風吹起的那一瞬,我好像理解了那些詩句裡不說出口的感情。那是你一時忘了世界的鬆動,是你放下防備的一秒鐘。

但更多的原本想過的那些地方,有些我已再也沒回去,有些我仍夢裡常見。我想過把它們寫成地圖,畫成一張無人能解的圖騰,只有我知道哪裡藏著初戀的走廊、哪棟樓梯間藏過眼淚、哪個公園的長椅,是我第一次說「我不想再這樣了」。

它們全都記得,比我自己還要準確地記得。當我太過忙碌、太過防衛、太過社會化,這些地方就是我遺落在世界邊角的一點柔軟。它們不會走過來擁抱我,但它們會把我留在那裡的自己,一寸不動地保留著。

哪怕世界再大,人心再變,那些我用腳掌踏實感受過的土地,都還在。他們從不批判我說了什麼、選錯了什麼、後來變成了什麼樣的人。

所以啊,有時候我不需要新的旅程,不需要網美景點、不需要打卡。我只想回到那些已經踩過的地方。坐下來,聽風、看光,感覺一下,自己還是不是那個在夕陽下,會因為一面牆上的藤蔓、或地上的影子,而心動的人。


那樣就夠了。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