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遥望雪山|成都系列

阿布拉赫
·
·
IPFS
这个系列写到现在,写了七八篇了,虽然有些主题因为命题作文,有点儿“难产”,但最后写出来了,无所谓好坏,还是觉得很开心,不但籍此了解纽约,更大的意义是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平日里忙忙碌碌,也许大街小巷都走过了,却不一定能静下心来体味那些走街窜巷的况味。

“成都是个好地方。”

如果你在外旅行,告诉新结识的朋友,你来自成都,大抵能得到这样的恭维。

美食、休闲、小资、包容,这些特点都是名声在外的,但有个冷门的“噱头”,就并没有那么多人知道:在成都可以看到雪山。

杜甫《绝句》有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个“窗含西岭千秋雪”,便是在成都遥望雪山的最早证明。后来,大邑县以此诗句命名了据成都95公里的著名旅游景点“西岭雪山”,其主峰大雪塘最高海拔5364米。

然而,据专业人士通过影象记录、标注等手段做为辅助,计算出其实当年杜甫在草堂从书卷中抬起头来,西望窗外的时候,如今的西岭雪山,不过是个模糊的前景,真正吸引他眼球的,是距成都直线距离120公里的四姑娘山幺妹峰。

虽然这首诗如雷贯耳,但知道它说的是身边的风景,不过是近十来年的事。

成都有个草根组织,就叫“在成都遥望雪山”,在天气晴好,万里无云的日子里,他们会搜寻全城各个视野良好的地点,拍摄雪山照片,发在报刊或者网络上,朋友小N也是其中一员。有一年,他带我去参加这个组的年终总结大会,原来人家不只是拍拍雪山那么简单,雪山周边,一样建立详实的数据资料。比如过去一年能看到雪山的天数、四川的雪山分布以及雪山周围的生态等,都有涉猎,不只是摄影,为成都的气象、天文、地理、生物等各个专业都充实了数据库,属于我崇洋媚外的时候会打心眼里佩服的那种外国常见而中国并不常有的事。

很可惜,杜甫当年转头可见的风景,对于1300年后的现代人来讲,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事。如果没有点儿真正的兴趣驱使,不付出一定的心力,那怕你在成都土生土长几十年,也不一定能看到一次。

楼太高了,天空尘埃密布,人们行色匆匆。

我努力回想,依稀记得曾在绕城高速上有过惊鸿一瞥。还有某次小N在微信群里通知,我跑到楼顶去,刚下过雨,空气真好,远方影影绰绰,真的有雪山。

最适合遥望雪山的季节,是夏季。雨多,会把天空清洗得很澄澈、通透,能见度显著提高。

最没有指望的季节,是冬季。那时候的成都,大部分时间笼罩在雾霾中,想看雪山,得冲出雾霾,去川西。

或者也不一定去川西,去天上也行。

我以前坐飞机,小N同学会叮嘱我,选哪边靠窗的位子,能看到贡嘎。我没有他那么强的执念,看到过几次雪山,也不能确定是不是贡嘎,事到如今,连照片也没留下。

对我来说,天空中看雪山,美则美矣,虽然可以一览无余,却少了仰望时的神秘、伟岸、高不可攀。像吃没有壳的瓜子。

我让小N给我发几张成都拍的雪山照片,叮嘱他要没版权的,他想了想,说不然发他自己拍的,最保险。

2016年7月24日,成都傍晚雨后初晴,日落幺妹峰
2016年7月24日,成都傍晚雨后初晴,日落幺妹峰


2013年5月18号,头天大雨,第二天早上看到幺妹峰
14年6月,成都飞拉萨,飞机上拍的贡嘎山


能在自家楼顶拍到这样的天空,才不知道是烧了什么高香

注:本文所有照片均为小N同学友情赞助,大恩不言谢。

另:这是我和@魔鬼小編 的“纽成一片”系列,天空主题。这个系列写到现在,写了七八篇了,虽然有些主题因为命题作文,有点儿“难产”,但最后写出来了,无所谓好坏,还是觉得很开心,不但籍此了解纽约,更大的意义是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平日里忙忙碌碌,也许大街小巷都走过了,却不一定能静下心来体味那些走街窜巷的况味。要跟小编说声谢谢,谢谢她的提议。纽约的天空好大好蓝

下周我出题:书店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乡村日记(十一)

那当然是跑步

乡村集
15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