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調整做善事的策略

寂然
·
·
IPFS
·
俗語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前一句我們未必有能力完全做到,但後一句分明都是付出努力就可以達成......


前人的智慧總是值得參考學習的,俗語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前一句我們未必有能力完全做到,但後一句分明都是付出努力就可以達成,因此我向來深信不疑,反正做點好事與努力讀書都不會有壞處,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行善,我在加入社會工作稍為有點經濟條件之後,便開始進行。最初是每月捐錢幫助鄰近地區的山區兒童讀書,後來透過國際慈善組織助養非洲的小朋友,我收過很多據說是受助孩子寫的感謝信,日子久了,最初受助的孩子長大了,我又會接續支付另一位。當然,有時遠方出現突發事件,例如水災、地震、颳風襲擊等自然災害,我都曾捐助。大概是因為我身處的社會當年仍比較富裕,也有比較強的行善風氣,而且又正值全球化的高峰時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後來世界變了,鄰近地區據說已經變得很富裕又很強大,而我支持了很多年的國際慈善組織,又不時傳出行政費過高,捐款未必能直接幫助兒童,甚至發生組織人員侵犯孩子“以性換糧”的醜聞,當時我讀著新聞真的很生氣,也重新思考自己的捐款是否應該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思考的結果是我停止了那種每月供款的行善方式,改為直接向特定情況提供支持,即使不是持續進行,但感覺上還是比較放心。

因為生活在人際關係比較密切的城市,有心做善事其實相當容易,我踏出這一步的關鍵事件是幾年前一位家長因女兒失明而四出奔走,本地醫生判定孩子無法治癒,只能接受失明的殘酷現實,這位家長自己聯絡外地的醫生,發現女兒還有康復的希望,但卻沒有足夠的醫藥費,此事得到善心的議員大力幫忙,為小女孩發起眾籌,我那次就把暫停月供的善款都用來支付這件事,當然還有更多善長人翁慷慨解囊,幾個月之後大家就聽到好消息了,女孩在外國手術順利,雖然不是百分百治好,但總算走出失明的惡運。此後我也不定期向這類特發事件的眾籌項目捐款,有時是幾百元,有時是幾千元,不是說要負起什麼社會責任,只想在同一個社區有人需要幫助時略盡綿力,更重要的是我一定能看到捐款的作用和效益,感覺上是比較實在一點。

回想起來,我做善事經過幾次心理轉折,最初是懷著“好心有好報”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相信因果,希望“種善因得善果”。後來人生經驗多了,也明白以平常心看待事物會比較好,做善事就本著關懷弱勢的心情,總希望在力所能及時為這別人提供一點暖意。最近幾年都向社區中有需要的人捐助,主要是覺得集中力量在他人有需要的時候捐助較大的金額,會勝於把本來已經不多的錢輾轉送到遠方,然後又攤分在不同的環節。當然,作出這樣的改變只是個人的選擇,也是這幾年的際遇與心態使然,我也明白各種形式的慈善事業都有值得支持的理由,相信真心做實事的組織總能做出應有的成績。

之所以會有以上個人感想,源於今日發生的一件小事。話說我的母校有一位職員的至親得了重病,急需到外國醫治,學校方面正為他籌款,一些老同學知道此事後馬上通知大家,各屆校友都在短時間之內組織捐款,我那一班有三十幾個人捐了錢,全部人都同意只以班級的名義捐款,不留名字,不詳細說明各人出資多少,只希望盡快協助那位朋友及其家人渡過難關。參與這些事情,讓我感受到老同學們既有愛心又很有效率,也體現學校的老師當年教導有方,最終還是把我們這班頑童教得有情有義。

疫情之下,大家生活也不容易,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協助,既可幫人,也讓自己有機會回饋社會,總有其積極意義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新的開始

2024年讀過的書

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