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取別人的人生,與無人打擾的時刻
橫跨日夜顛倒的行程裡,時間被切割得不太一樣,多了兩天週六,卻少了一個週四。人生依舊運行在24小時的軌道上,身體也隨著呼吸的次數老去,不會因為時區的轉換而有所縮短,可是卻因為計量的單位轉換,讓整個世界變得模糊不清。
科學研究顯示,多趟的長途飛行可以讓時間走得比平地的人慢,因此能在某些計算的縫隙裡,多活幾秒鐘。所謂天上一天人間十年的相對論,使用飛機這種螳臂當車的載具,顯得十分的徒勞,究竟要幾趟班機才可以累積出多活幾天的壽命,相較於里程數迅速的變現,這些點滴顯得微不足道。
飛機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那幾秒鐘並不是偷來的,而是暫時落入了一個無人打擾的狀態。這份安靜像是從時間裡偷渡來的禮物——無論是航班上的機艙燈光,還是出差酒店裡那張陌生的床,都讓人產生一種錯置感:自己正在過著另一個人的人生。
當自己在異地醒來,總是翻看手機:「現在是幾點?」 試圖要換算原來人生的刻度,忘記上飛機前,已經留在原地。
時鐘上的數字總會顯得不真實,時間彷彿被折疊、扭曲,昨天和今天沒有清晰的分界,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過渡狀態,一個暫時棲身於陌生環境中的自己。因此手錶堅持保留在原本的時區,好像證明原本生活並不是一場夢,或是現在的土地只是短暫的停留,隨時記得回家。
而每天都寫下一篇文章這件事,起初是一種習慣,後來成了某種儀式,而現在,這種儀式感逐漸變得稀薄。像是習慣了在飛機上倒數著降落時間,習慣了不同房間的冷氣聲,習慣了短暫融入另一種生活節奏的錯覺,卻越來越不確定,這些習慣究竟是屬於自己,還是某種被迫適應的生活模式。
現在想來好像不是自己調節時差的能力變弱了,而是身體逐漸慢慢適應的一個過程裡面,反應變得比較那麼激烈,之前就是瞬間發現自己的不夠清醒而已。
旅館裡的網路,每到凌晨一點就開始斷訊。 好像禁止為隔日的精神不濟前進,前方的探索時間只剩下懸崖。一道隱形的界線,警告著:「夠了,該休息了。」 可他知道,這不過是場無謂的控制。時間不因這場斷訊而暫停,明天的日程依舊運行,無論他是否選擇熄燈。
這種技術性的阻斷,像是試圖修正他的作息,讓他不至於過度消耗自己的夜晚,也讓他在面對第二天的挑戰時,能夠至少保留幾分清醒。可他無法停止思考,這樣的夜晚,他究竟是自己,還是某個出差者的影子?
「如果今天的我只是借來的,那麼,明天的我呢?」
這些夜晚留下的那一道道無聲的懸崖底下,卻有著拖行的痕跡,沒有指引,也沒有方向。他站在邊緣,無法決定是該前進,還是該停留。 恍惚間聽到的回聲,不知道那是都市裡自帶的背景音,還是自己器官運作的聲音。
飛機落地的時候,他依舊清醒,時間沒有改變,人生也沒有變短。可他知道,在那些無人打擾的時刻裡,他曾經試圖偷取另一種人生,讓它變得比自己的更加踏實。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