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温暖|成都系列

阿布拉赫
·
·
IPFS
也许我应该提点儿小要求,让她能争取到这次表现机会。但我确实不知道什么要求合理,没有和组织打交道的经验,让人家的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去年人口普查以前,我从来不知道我们社区机关在哪里,也没有任何事想要麻烦到他们。普查员刘姐入户的时候,报怨说很多居民不配合,让家里留人也不留,打电话也不接。我说不配合是很正常的现象,别说年轻人被工作压着可能根本没办法留在家里等你们上门接受盘查,就算可以,如我一样,其实心里也老大不乐意。因为无论怎么积极配合普查,也看不到任何对个人的益处,政府掌握了所有信息,但我们需要找政府办事的时候,一样要出示各种纸质证明文件,跑断腿也不一定办得成。

我给她讲了当年我想给父母办个成都市的居住证但辖区派出所要让我证明我父母是我父母而我无法证明我父母是我父母于是这件事到今天也没办成的故事。我说我本来以为入户普查的会是派出所的人,做好准备要问问他们,我现在依然证明不了我父母是我父母那你们要不要承认他们是我父母呢?如果不承认,你的普查结果打算写他们是我的什么人?

我还给她讲了我父母在老家农村信用社办的银行卡丢了,需要补办,竟然说要本人亲自回去才行,就算你说他现躺在床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那也不行。

还有一堆其它和“证明文件”相关的吐槽,此处略去不提。

可能她感受到了我爆棚的负能量,担心有天会真的掀翻屋顶。也有可能她近距离看到我肩头的压力,心生怜悯。总之,从此以后,我就感受到了过去四十年不曾感受过的“组织的温暖”。

刘姐之后打过两次电话,一次是说她把我家的困难向社区做了汇报,希望能帮我解决些问题,但是,当然,社区没那么大能力,所以暂时还没办法。第二次,是说我如果不在家,父母需要帮忙,可以随时找她。那第一次,我知道他们不可能真的解决我的问题,听听也就罢了。但这第二次的说法,当时让我深受感动。现实生活中,需要帮忙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去找人家。但立时映入我脑海的情形,便是老妈哪天如果出现意外,至少可以请她帮忙叫救护车。哪天老爷子真的过世,也可以向她当咨询当地关于丧葬方面的规定。于是加了微信,她把我拉入了她当小组长的社区微信群,算是找到了“组织”。

微信群的主要功能,是防疫政策传达,包括疫苗接种安排。偶尔会组织个相亲、联谊啥的,参加的人还挺踊跃。

就在不久以前的某天,她打电话给我,说社区在小区门口组织义诊,问我父母能不能下来。我知道所谓义诊,无非量量血压,听听心肺,对沉年老病人并没多大用处。回说我不在家,父亲下楼不便,就不参与了。她说那她跟医生商量下,看能不能上门。那天后来,社区两位工作人员,加上两位医生,一起去了家里,还带了水果。医生没办法和父母交流,打电话给我问病情,提的建议也都是我日常在医院听过的。我只能说是是是,感谢感谢。

晚上回去问老妈,感觉如何。说医生什么都没带,血压计还是用的咱家的。我说没办法,推不掉。我妈却说,干嘛要推掉,他们要来就让来好了。老人家嫌人家看病敷衍,却不嫌有人来打破寂寥的生活,尤其还带着水果牛奶。

那天晚上,我很懂事地在社区微信群里发了个感谢信,感谢组织关怀,惹得一帮群众纷纷伸出大拇哥,连说very good。

我又在几万年没发过的朋友圈上,晒了晒我的“幸福”,大家纷纷表示羡慕,他们都不知道社区大门朝哪边开。

然后没过几天,又说要去家里看老人。我再三拒绝,说不用麻烦,药都在吃,暂时病情也稳定,我不在家他们去又没办法交流。她有点不高兴,说如果不去,就是社区不关心老弱病残。我怕再拒绝,她下一句会说你是在妨碍公务,只好缴械。

那时候,我正在外面和一群朋友花天酒地,把手机拿给他们看,说我有点儿怕怕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成了重点照顾对象。莫不是我过年时打市长热线投诉过社区一刀切把我们划入农村防疫,然后成了维稳对象?有人点头,有可能,维稳也是社区的主要工作。也有人坚决反对维稳说,不可能,他们就是拿纳税人的钱服务下民众而已,你想太多。我笑笑,贱民当惯了,一下子适应不了。

第二天的探望,应该还是社区摸底。仍然没办法和父母交流,一个男人在我家里打电话给我来了解情况,什么病啊几年了有没有收入之类的,最后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心理准备,楞了一下,瞬间心头涌上无数要求,但最终说出口的是,暂时没有,谢谢。我感觉他好像对我的这个答案也缺乏心理准备,顿了一顿,说那既然没有要求,就先这样吧,有需要再给我们提。我通过家里的监控,看他们合上手里的本子,退出视野。

晚上回去特意注意了一下,这次没带水果。而打那之后,也没再见过刘姐。

也许我应该提点儿小要求,让她能争取到这次表现机会。但我确实不知道什么要求合理,没有和组织打交道的经验,让人家的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PS:这是和@魔鬼小編 的“纽成一片”系列,这期我出的“社区邻里”,小编的纽约邻里不在本站,在她的个人网站

下期她出:喝茶(想要挑起敏感话题吗?O(∩_∩)O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乡村日记(十一)

那当然是跑步

乡村集
15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