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 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每個人對「夠用」的定義都不同,你是否曾想過,財務自由不只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能讓你真正活出自我的人生階段?
▍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與其說是心靈雞湯,不如說是以全新的視角,帶領我們深入了解一位華爾街分析師如何在職涯中做出關鍵選擇,並從中體悟人生道理。
💡 錢不是愈多愈好,因為花到的叫資產,花不到的叫遺產。
作者楊應超擁有美國頂尖名校的博士學位,曾在花旗環球、巴克萊銀行等國際大機構擔任董事總經理及首席分析師。當年他以「最懂鴻海的分析師」聞名,並在 48 歲實現財務自由而提早退休。
書中提到,幾年前國外掀起的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風潮,提倡透過提早規劃達成財務自由。作者分享他是如何透過多年的投資經驗,結合實用的工作效率提升方法,成功在 48 歲時實現 FIRE 理想。
💡 別窮忙一輩子,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 You work to live, not live to work.
這本書不僅分享了作者在華爾街累積的投資心法,更重要的是傳達了一個核心理念:財務自由不是終點,而是讓你能做自己真正想做事情的起點。作者強調,「錢多不是你的最終目的,錢只是個工具」,重點在於如何運用這個工具,讓自己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
▍ 開源比節流更重要
作者在書中提到,存錢有兩種方法:「不是多賺,就是少花。」 而作者的思維更傾向於「多賺」,因為過於節省的生活太痛苦,也沒有必要。
他引用巴克萊銀行前執行長戴蒙的一句名言:「問題不在於費用,而在於營收。」書中舉了外商公司讓員工搭乘商務艙出差為例,表面上這似乎是增加成本,但背後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員工能以最佳狀態工作,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個觀點想告訴我們的是,追求財務自由的重點不應只放在「縮衣節食」上,更重要的是積極思考如何增加收入、提升效率,甚至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思維在外商企業或許很習以為常,但套用在亞洲企業,除非你是高階主管,否則多數老闆還是抱持著「能省則省」的心態。但換個角度想,當我們把蛋糕做大了,分配自然就會變得更輕鬆。
▍ 少賠比多賺更重要
首先,先分享了一個重要的投資數學概念:如果投資損失 50%,要回本就需要再賺 100%,而不是 50%。
特別想提到這個主題是自己在投資理財上,也常常會因為人性的貪婪或是不捨,而無法做到合理估值的進退場決策。
作者強調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專注於熟悉的產業(Focus on industries you understand)。這與巴菲特所堅持的「只投資自己懂的公司」理念相同。畢竟隔行如隔山,買不懂的股票就如同賭博。
在選定適合的投資標的後,書中提到作者如何運用「合理估值」(Reasonable Valuation)作為所有決策的基礎,來明確的設定進場、出場與停損策略,並根據需求考量是否採用交易區間策略(Trading Range)。對這些策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深入研究。
💡 投資不在於你賺了多少,而在於你少賠了多少。
書中以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Bridge Water)的資產配置策略為例,建議將資產分散投資於股票、債券、黃金等不同類別的建議,並強調風險管理在投資中的重要性。
這個觀點與股神巴菲特一樣,投資的重點不在追求短期暴利,而在於建立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
書中有段很值得參考,當有人問到巴菲特對於家人的投資有什麼建議時,他給的建議是選擇低成本的 ETF 或指數基金。從長期觀察來看,即使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也很難一直都跑贏大盤。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還能免去每日盯盤的壓力,實現輕鬆而有效的投資。
▍ 成功來自行動與準備
作者以自己的職場經驗為例,談到當年他毅然放棄 IBM 的穩定工作,選擇進修 MBA。這個決定需要勇氣,但也為他帶來了改變人生的機會。他強調:成功或好運的關鍵在於準備加上機會,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包括接受犧牲的心理建設,機會來了也無法把握。
綜合多年職場經歷,作者提出以下實用建議:
行動勝於抱怨:面對問題時,不要選擇逃避或只是一味抱怨,行動才是改變現狀的唯一途徑。
勇於改變現況:如果目前的工作環境像「著火的船」或是讓像「溫水中的青蛙」,請勇敢做出改變,因為不改變只會讓情況更糟。
設立清晰目標:為自己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同時也要接受可能需要做出一些犧牲。
💡 如果你在著火的船上,什麼事情都不去改變,只會抱怨,那下場又能怪誰呢? If you're on a burning ship and change nothing but complain, who can you blame for the outcome?
很多人害怕行動,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害怕錯誤或被拒絕。作者提醒我們,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與應對。正視現實,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美國的一句名言完美詮釋了這個觀念:
💡 精神錯亂的定義就是一直做一樣的事情,但是期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The definition of insanity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最後,在《原則》這本書中,作者瑞 · 達利歐也分享了他的名言:「Pain + Reflection = Progress(痛苦加上反思等於成長)」。這句話完美詮釋了反思在行動中的重要性。
▍ 找到持續的動力
作者提醒我們,許多人在設定目標後就急於行動,卻忽略了找到內在驅動的理由。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總在新的一年訂下一堆目標,但到了年中卻都不了了之?書中提供了一個實用的建議:每年撥出 2-3 小時,找個安靜的地方,寫下自己的「瘋狂夢想清單」。
這種記錄與沉澱不只能讓目標更加具體,還能幫助我們連結到內心深處的動機。這與比爾蓋茲的「思考週」有異曲同工之妙——暫時脫離日常瑣事,專注於深度反思與學習。
當我們找到驅動自己前進的理由後,才進入下一步:採取行動。
書中強調:「最重要的習慣是行動。」 它是一切改變的起點,就像是:設定高目標,即使不到月球,也會飛到星星附近。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還認真。 The scar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s when someone smarter than you works harder and more diligently than you.
▍ 後記:超越金錢的追求
郭台銘曾說過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5-45 歲為金錢而工作,45-65 歲為興趣而工作,65 歲後為理想而工作。但如果沒有財務自由,就很難進入後面兩個階段。
這本書提醒我們,財務自由不應該是人生的終點,而是讓我們能夠追求更有意義人生的起點。正如作者所說:「賺大錢的目的不是要你當一個吝嗇的富翁,而是讓你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那些你想幫助的人。」
記得幾年前第一次閱讀這本書,那時大概翻閱,對於書中的一些觀點無感,但隨著經驗累積,慢慢能體會作者提到的「健康和快樂才是真正的財富」這句話。
最後,作者的投資策略不一定能夠複製到每個人身上,但他所傳遞的理財觀念,卻能影響著我們每一個決策。
透過明確目標、找到理由、積極行動,並持續優化時間與精力,你會一步步接近理想中的自己,並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更多的人。
💡 辛苦工作與達成目標是兩回事,重點在於是否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
或許你讀完整篇後,還是會對作者是如何達到財富自由的邏輯很好奇,這裡簡單的提一下作者評估的方法之一。
財務自由的核心是「被動非工資收入」等於或超過日常開銷。作者參考了美國 Trinity Study 的「4%法則」:
投資資產的 4% 作為全年開支。
其他回報(約3%)用來應對通膨並增加資產。
投資配置建議:50% 至 70% 投入股市,其餘分配至債市。
最重要的是:只投資自己懂的領域。
最後,用一句心得做總結,錢多不是你的最終目的,錢只是個工具,重點在於如何運用這個工具,讓自己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
#閱讀筆記 #B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