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我终于想清楚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林安
·
·
IPFS
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权衡这件事情的「成长价值」,如果不能帮我变得更好,就觉得在浪费时间;不遗余力地榨干自己的剩余价值,以为是上进和努力,其实是自我剥削;越来越难安安静静地待一段时间,不回信息不看手机不思考工作,只享受当下片刻的宁静。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尾声,整个社交网络都弥漫着「年终总结」的味道。

这几天一直在断断续续梳理我的2021,从时间线到关键事件再到「成就感」、「遗憾」和「感恩」等大家常用的总结模版。

最后年终总结变成了一件沉重的事情,索性打开电脑自由书写我的2021,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表达自然发生。

「快乐并累着」

12月初拍摄第二季「100个不上班的人」时,体验官小蚊子说:别人是累并快乐着,你是快乐并累着。

不知为什么,这句话被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整个2021年,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反问自己:你真的在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吗?你真的快乐吗?

的确,这一年,工作带给我的大多是痛苦:

自我剥削的痛苦,做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情的痛苦,信息超载的痛苦,不断被打扰的痛苦,时间管理失衡的痛苦,变成工作机器的痛苦和关于选择本身的痛苦。

回顾整个2021年,我过得太紧绷了,以至于今年听到最多描述我的词是「累」、「疲劳」、「紧绷」和「苍老」。

一直以来我对外强调的「慢」和「松弛」离我越来越远,我好像变成了自己曾经最厌恶的那一类人。

「学会享受风平浪静的闲暇」

今年认识了非常多形形色色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Jenny的女生,像一个充满能量的小太阳,穿梭在不同的人群之中,无私地链接着不同的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有时候会想:她一直都这么能量满满吗?她会有累的时候吗?

9月底我和Jenny在上海见面,她说自己决定辞掉工作去巴黎生活一段时间。一个月后,Jenny抵达巴黎,看画展、逛博物馆、吃米其林餐厅成了她朋友圈里的日常,在巴黎的那段日子,她说「我对自己特别好」。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人生,她一直是努力向前奔跑的状态,17岁就开始做职业规划,20多岁申请到了巴黎的工作,工作后又读了MBA,创立公益组织,背包环游世界......

一份时间掰成两半用,就连在地铁上刷手机的时间,都想着「必须从中学到点什么」。

某天,一个志愿者对她说「Jenny姐姐,你总是在照顾别人,我觉得你也需要被照顾」,听到这句话的Jenny哇地一下眼泪就掉下来了。

辞职后,她去玉龙雪山找一位传说中的「神医」看失眠症,神医看着她的脸,摸着脉搏微微一笑,说:Happinese is the best medicine.

治疗她失眠最好的解药是「休息」,仅此而已。

「我需要给自己关机、拔掉电线再插上电线,重新启动。」奔跑了这么多年,Jenny终于决定停下来,试着去享受风平浪静的闲暇。

之所以花这么多篇幅讲Jenny的故事,是因为我在这段经历中看见了自己。


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权衡这件事情的「成长价值」,如果不能帮我变得更好,就觉得在浪费时间;不遗余力地榨干自己的剩余价值,以为是上进和努力,其实是自我剥削;越来越难安安静静地待一段时间,不回信息不看手机不思考工作,只享受当下片刻的宁静。

这几天认识了一些在大理「躺平」的朋友,才意识到我这种状态压根就不是「自由」,而是「自我剥削」

那么我们想要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呢?

「热爱让人发光」

这一年,我经历过好几次顿悟时刻。像头脑中那团凌乱的毛线终于找到了线头,像困在迷宫里的人终于看见了出口透出的微光,像堆满杂物的水池终于疏通了管道。

其中一次是在海南琼海市,一座海边的咖啡厅里。我吹着海风看着眼前看不见边的大海,思考我这些年所追求的「热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总是对自己热爱一件事情的动力产生怀疑。

那天我得到了一个答案,无比兴奋也无比舒畅。几天后我飞回上海,做了一场名叫「如何把热爱的事情变成事业」的分享会,我说我终于想清楚了自己最热爱的事情是什么,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我喜欢内容创作,喜欢拍视频记录「100个不上班的人」的故事,喜欢在这个人与人的物理空间如此近,心理空间却如此远的时代,走近一个个独立丰富的人生样本,探索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这是我的初心,可我走着走着却迷失了。我没想到我说起这些事时会忍不住哭出来,我很少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连朋友和家人面前都很少。

这也让我意识到,原来我对这件事情的热爱程度已经如此强烈,而我却一直在压抑它,为了所谓的现实生活,或者别的一些什么。

「热爱是你一旦说起就眼里有光的事情」

「热爱是即使没有经济回报你也会做的事情」

「热爱是你能够在过程中感受到愉悦的事情」

如果能找到这样的热爱,是人生一大幸事。如果一辈子都找不到,追寻热爱的过程,也可以是热爱本身。

这场分享会后,我就开始为热爱而活了吗?很可惜,我依然没能重启「100个不上班的人」视频项目,再次陷入那些我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情里,比如人员招聘、课程研发、商业化、开会……

我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暗示自己没有去做内容是因为没有时间,我的肩上开始负有责任和期待,我要先满足这些期待。

直到九月的一次崩溃,我开始停下来问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即使隔着屏幕,远在成都的伙伴也感受到了我的这种焦虑与撕扯。一个晚上,成都主理人告诉我:

“我们其实一直很担心你,你现在的阶段无法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所有人,你需要先让自己发光。

我们都是因为「100个不上班的人」靠近你,只有你的主线清晰了,我们才可能跟着你走更远。”

那一刻,一直以来自我撕扯的部分终于合二为一了。原来我可以、也仅有在做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才能释放最大的能量。

第二天早上我和成都的冬冬开会,我说之前我们讨论了一个月的方案可能得推倒重来了,我要重新调整计划,回归到我最喜欢的事情里。

听完我的描述,冬冬隔着手机屏幕说:我感觉你的能量又回来了,人果然还是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这是我今年的第二个顿悟时刻。


「和有志者做有趣事」

前几天,胖鱼酱找我录制她的第一期播客,其中问到我:你今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了想说:今年其实没做出什么特别值得一说的事情,但是我收获了一群特别棒的朋友和事业伙伴。大家因底层价值观的一致而走到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也是在今年,我突然想明白我并不想做一个与世独立的自由职业者,而是希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回想我为期四年的职场生涯,在一份工作中最看重的永远是一起共事的人。我曾经在工作中与自己欣赏的人和团队共事过,这种关系也延续到了工作之外,但职场千变万化的环境又让这种关系变得脆弱不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在通过创业的方式找朋友,人在我心中的分量太重了。

整个学生时代,最困扰我的事情就是如何获得朋友。那个因为性格内向和高度敏感而交不到朋友的小女孩,一次次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又一次次从自己的世界里向外张望——她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靠近

要说创业这件事情给我带来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我们在一年时间内办了多少场活动,链接了多少自由职业者,收到了多少感谢,涨了多少关注和粉丝……

而是我通过自己的真诚表达,吸引来了这么多我发自内心喜欢和认可的伙伴,他们也高度认可我的价值。

4月在广州和9月在成都和团队小伙伴们的相聚,让我完全处于一种被打开的状态之中。以前我会问自己何德何能,现在我会告诉自己:因为你值得。

这对我来说,也是好的关系带给我的正向改变。而我坚持做的,也只是真诚待人罢了。

「做沙漠里的种树人」

2021年,是我正式创业做「自由会客厅」的第2年,一开始对外说我在创业自己都心虚,就像一开始告诉别人我在做自由职业一样,在一切还没有稳定之前,我总是害怕对外宣称一些什么。

但是经过这一年多的磨练,能明显感觉到我的底气变得更足了。

虽然今年没输出什么特别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但是6座城市的线下沙龙已经基本能够靠自组织运转起来了,搭好了远程协作的小团队,确定了商业化的基本方向,做了一款原创T恤,签约了几套与自由职业个人成长有关的课程。

此外,我还见缝插针地更新了自己的视频和播客频道,和自由会客厅的小伙伴一起新开设了「自由简报」和「数读自由职业」专栏。

mp.weixin.qq.com/s?_...

mp.weixin.qq.com/s?_...


从无到有研发了一套个人IP的课程,坚持办了6期IP营,孵化了近70名学员,收获了宝贵的讲课经验和学员真挚的友谊。

也养成了不少新的习惯,比如开始自己在家做饭,夏天的时候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发现自己在社交场合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了,不再惧怕公众演讲,养成了定期复盘的习惯。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在人群中我总是喜欢缩在角落,面对机会我也很少主动争取,总是被人和事情推着走。

但是今年,我发现自己体内长出了一些想要让团队变得更好的「欲望」,相应也生长出了一些原本不属于我的「好胜心」。

9月底我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的海选,进入了第三轮。身边的人听说后都感到不可思议,觉得这不像我会做的事,毕竟更高的曝光率意味着来自网络世界不可控的负面评价和攻击。

「你不害怕吗?」有人问我。我当然害怕,但是相比害怕,我更想让更多人看见我们在做的事情,想让团队里的大家更安心一点,也想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点。

我不渴望任何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只想拥有一份可以持续滋养我和我在乎的人的事业。

毕竟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些能够滋养我们,也顺便滋养他人的事。

胖鱼酱说我像是沙漠里的种树人,挑了一块地种下了一棵树,其他人看见了也向我靠近,尝试种下属于他们自己的树。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这片荒芜的沙漠有可能变成一片森林。

说实话在我心里,没有这么宏大的叙事,很多意义都是在做的过程中,他人赋予我的。说的人多了,我也就信了,并在不知不觉中朝着那个目标靠近。

那么新的一年,我就努力让更多人看见这些沙漠里的种树人吧。不求结果如何,但求问心无愧。


「2022,活得更轻盈自洽一点」

2021年,我活得太沉重了。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绊绊,不断自我肯定再不断推翻重来,在多种价值体系里来回撕扯,自洽变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

年末在大理,见到很多不仅脱离了朝九晚五这套体系还脱离了主流社会,完全跟随本心生活的人,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之下,我为自己这一年来的自我压榨而感到惭愧,也因此开始思考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直到最近,我有了一些答案——无论你在哪一个世界,过着怎样的生活,能够在自己构建的世界观里自由生长,不受外界干扰和改变,就是自由的。自洽即自由。

昨天,我们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什么也没干,只坐在露台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看山、看云、看身边的人。

傍晚时分,我们爬上院子顶楼看黄昏时分变幻莫测的夕阳,云朵从金黄色变成粉紫色再变成烟灰色。在这里,你可以花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默默欣赏黄昏的云朵如何争夺太阳跌进苍山的拥抱前最后的宠幸。

我想起刚来时,我带着好奇心问在大理“躺平”的年轻人:你会在这里躺多久?你还会回到城市生活吗?

他们说:我并不觉得我在躺平,我在好好生活。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持自洽,好好生活。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由职业11月复盘:创业的开端,破旧立新

放弃北漂,她用“废品”回乡创业,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100个不上班的人

2020年,一个自由职业者决定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