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蒸發株式會社》:小心成為牆上的蒼蠅

FilmBurns 電影薪火
·
·
IPFS
·
十多年前,我在旅遊日本時,印象是經過一所警察所,外面張貼住許多印有不同人臉的啟事,那些是失蹤人士?還是犯下罪行而逃之夭夭的罪犯?一個人之所以失蹤 / 消失,我們隨便想想或許都能靠近真實的殘酷——與家人相處不和、逃避債務、對人生現狀感到不滿,決定出走重新開始。紀錄片《人間蒸發株式會社》所透露的並無太多教人意外的部分,唯電影記載的,切實地打開了一道窗口,了解「反常」決定背後的想法。

原文刊載於電影薪火

文|中田

十多年前,我在旅遊日本時,印象是經過一所警察所,外面張貼住許多印有不同人臉的啟事,那些是失蹤人士?還是犯下罪行而逃之夭夭的罪犯?今日,我對此已經不再有清晰的記憶。但我潛意識傾信那些是離開了原定居所的失蹤人口,二十六歲、三十八歲、四十二歲、十五歲⋯⋯一個人之所以失蹤 / 消失,我們隨便想想或許都能靠近真實的殘酷——與家人相處不和、逃避債務、對人生現狀感到不滿,決定出走重新開始。紀錄片《人間蒸發株式會社》所透露的並無太多教人意外的部分,唯電影記載的,切實地打開了一道窗口,了解「反常」決定背後的想法。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原為「歐亞紀錄片週」的選映電影之一,出乎所有人的預期,在未有任何宣傳下,電影廣受歡迎,賣出大量門票。後來百老匯電影中心不斷加場,門票陸續售罄。結果,電影終於宣佈以正場形式上映。一般電影賣座,背後總常與行銷有關;然而在未有任何推廣之下,而且還是一部剖析社會狀況的紀錄片,《人間蒸發株式會社》憑內容便吸引到廣大觀眾群,這個票房現象罕見得值得進行一次社會研究。難道電影點中了我們渴望離開原地的欲望?

電影找尋了幾個視點去形塑日本的「人間蒸發」現象,首先是幫客戶消聲匿跡的企業公司(情況有點像劇集《Breaking Bad》裡的「維修吸塵機公司」,收錢專門為有需要的人隱姓埋名),然後是自願消失或被迫要消失的人,之後就是對此不明所以的親屬,派出私家偵探希望尋出兒子的蹤跡。在空間交錯的剪接之下,影片對眾人處境不加評論,盡量與對象保持中立的關係,沒有將助人消失的老闆描繪成英雄,也避免渲染悲劇色彩。在如此無分對錯好壞的前提下,它提供了一個空間,容許對象坦露自己離家的感受,容許觀眾站在他們的位置生活——無論是為避債而逃的賭徒,還是在家中坐立不安的母親,立場互有衝突也好,我們都可以心平氣和地聆聽他們的心聲。這是《人間蒸發株式會社》敘事的一個重點。

電影主力描述,日本有公司專門收費為客戶提供「人間蒸發」服務,另一邊廂又有私家偵探四處打聽失蹤者的下落,如此兩樣同受客戶委托的商業服務,各走對極——這邊她在小型貨車迎接奔跑逃離住所的男人,那邊他向電子屏幕裡的接待人員舉出尋人啟事——兩個場面都見證住現代人際關係的危機,我們都身處一個寂寞與疏離的社會,人能隨時消失,不存在任何實體蹤跡。

《人間蒸發株式會社》公映之後,有別於之前特別放映的迴響,坊間陸續出現一些反面聲音,大意是批評電影焦點渙散,內容跟港台的《鏗鏘集》無異(事實上《鏗鏘集》的新聞調查深入淺出,總常提煉出讓人深刻的題旨)。《人間蒸發株式會社》題材聳動,觀眾都期待導演會為事件定下怎樣的總結或想法,然而電影在許多時刻情願後退一步,像「牆上的蒼蠅」般只是觀察,不加個人意見,甚至也不大希望打聽太多受訪對象的私人事,只在外圍打轉。

德國導演華納荷索(Werner Herzog)對紀錄片作過不少的理論陳述,他說過「真相並非由事實組成」(facts per se do not constitute truth),主張導演不應滿足於做「牆上的蒼蠅」,應該飛離牆壁,因為只有創造和幻想才能讓電影靠近深層的真相,竭力追求「詩意的、令人狂喜的真相」(poetic, ecstatic truth)。

對荷索而論,紀錄片提出的真相遠比真實重要。對《人間蒸發株式會社》的導演 Andreas Hartmann 與 Arata Mori,或許是受訪對象的私隱較電影本身重要,最終電影受制於一種迂腐的規矩,為對象提供最大的保護,只有真實,未有足以打動人心的真相。


電影薪火網站
電影薪火Instagram
電影薪火Facebook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FilmBurns 電影薪火電影媒體,以評論和專題文字為核心,讓光影蔓延。 網站: https://linktr.ee/filmburnshk
  • Author
  • More

《拿破崙》:此君非彼君

《爸爸》:沒有張揚的創傷

自發和影迷「自私睇」《赤裸裸》4K 修復版——專訪「自私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