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差的白色夜晚》(The Postman's White Nights)康查洛夫斯基(Andrey Konchalovskiy)2014導演

686
·
·
IPFS
·
俄羅斯白夜有藍貓!
藍貓三不五時出現跟住主角,象徵主角的本心

康查洛夫斯基以此片獲得去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他在本片中起用拍攝當地的居民,全都是非職業演員,但此片又並非紀錄片,運鏡剪輯、影像風格、敘事方式都是劇情片無誤,所以頗有些難度。

影片主要的內容是俄羅斯北方一個湖區小鎮的居民們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要拍得有味有意思也是有難度的,然後又要帶出導演所要傳達的意旨,可以立即想到的是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但相比之下天水圍的角色少、敘事較單純,規模及格局都相對較小。

郵差的白夜夾帶更多的政治諷喻,基於不爆雷的原則也就不方便多談,網路上有一張劇照截圖,一旦貼出就差不多是爆雷了,由此可以想見這種諷喻其實也並不難理解,但是影像的呈現還蠻有力量的。

這讓我想起趙德胤的《冰毒》。

這當然是不太一樣的兩部片,但它們相同的地方是:都是以某個地區的居民的日常生活為主,故事性不是沒有但並不特別重視;當鏡頭焦點對著片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但觀眾看見的卻不只是如此,藉由片段點滴的呈現,觀眾自會建立起對該地區社會的「整體印象」,這時導演的意旨就看他怎麼埋,又怎麼展現了。

趙德胤藉《冰毒》揭露緬甸居民的生存實況,對緬甸政府的批判暗藏其中:這個國家的老年人只能在現實中苟安,而年輕人要嘛外移,勉強留下來的卻以吸毒來忘卻殘酷的現實,這片之具有某種政治意涵是非常明確的。

《郵差的白色夜晚》妙就妙在表面上看似走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那一路,但影片後段卻漸漸轉向《冰毒》這一路來:既是湖區,郵差送信的主要交通工具就不是摩托車或腳踏車,而是快艇,這個交通工具的關鍵在於引擎,主角郵差的快艇引擎遭竊,沒了引擎就沒有動力,他向郵局上層反應,但最快也要個把月後才能得到配發新引擎,想要先買一具錢又不夠,於是他只好四處求援,甚至直接找上可疑的鄰居竊犯,這段活生生上演的不正是俄羅斯版的《單車失竊記》?!

雖然在湖邊生活山光水色頗為愜意,但日子其實很難過,電視裡騷嚷的節目跟台灣有線電視的水準似乎差不多,政府雖然有發放補助津貼,但只夠拿來買酒,於是造就了一些醉鬼(這樣的俄羅斯有比《冰毒》裡的緬甸好嗎?);湖區捕魚禁用拖網,但居民的拖網動輒被沒收,軍方大喇喇地向郵差徵用卻從未遭到取締;郵差的童年時光、昔日美好記憶中的校園如今只剩下殘破廢墟(當然也是人口外移,地方被掏空之故);而當郵差奔波終日始終無解,只能與鄰居坐下來抽煙閒談,不意身後俄羅斯軍方卻還放了個白日焰火!

是的,這一景讓我硬生生想起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只不過康查洛夫斯基完全不需要用駭人聽聞的刑案來包裝,就一樁小小的竊案反而對比更強烈,力道也更足。

大部分電影裡出現的不是橘貓就是黑貓白貓,只有這片是藍貓!

《冰毒》有幻象,郵差的白夜也有幻象,只有郵差才看得見的俄羅斯藍貓三不五時出現,可說是象徵郵差個人的本真,頗堪玩味。

《郵差的白色夜晚》是這兩週來頗值得一看的電影,有興趣的朋友甚至可再與森淳一的《小森食光》對照看,同樣也是拍一時一地的日常生活,後者就是完全不同,幾乎是去政治的,但這並不是說包藏政治意圖才是好片,而是不論有無包藏那些意圖,這幾片都是拍日常生活拍得極有味的,光看這點就值得了。

最後註記一下:印象中片名有「郵差」的電影好像都還不賴,除了凱文柯斯納主演的那部《終極神差》?

俄羅斯藍貓好凶!

附註:本文於2015.04.23寫於臉書粉專,2024.08.30重新貼文於此存檔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686台灣資深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看電影的人》、《異色的雜念》二本影評集,前者曾獲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Noah Baumbach 2019導演

《北方人》(The Northman)羅柏·艾格斯(Robert Eggers)2022導演

《鬼才之道》(Dead Talents Society)徐漢強2024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