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Day2 |現在就不想幹
記一次你想要大喊「我不幹了!」的時刻
現在就是我有生以來最不想幹的時刻,需要解釋一下的是,我的「我不幹了!」
言下之意是「我不想找工作了!」。
六月底畢業後至今已經半年有餘,現在中國的春秋招指的是畢業前一年的秋天和畢業季的春天,我幾乎算是0參加春秋招,那個時候最大的想法是要利用好我最好的學生時代彌補疫情期間被封控缺失的校園生活不足,加之要完成畢業論文,自己也有「靈活就業」的副業貼補工作,我不習慣主線任務同時進行兩件事情,於是就將找工作這件事情放到了一邊。
畢業伴隨我的書箱回到家,沒有去工作的城市,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獨居在外會有租房生活就業的壓力,能夠提醒和監督我加快步伐找工作,待在家一次又一次給自己找藉口,過完暑假,等待新一輪的秋招,秋招期間開始陸陸續續參加一些面試,但仍舊沒有碰到雙方都契合、心動的企業,一輪又一輪的面試耗盡耐心,闖到最後一關被拒絕總是有一些沮喪,處理沮喪的心情又需要一些事情,於是秋天過去,冬天來臨 ,到處遍佈節日的氣息,我也迎來了想要放假的心情,找工作這件事情,始終斷斷續續。
我並非不想工作。相反,我是一個工作狂。「我不幹了!」是我真的不想去找一份給旁人打工的工作了,我在求職時就意識到我不是一個具有穩定性的人。我不喜歡長期的坐班工作,現階段我求職的目的是獲得一點點暫時的穩定保障,讓自己從學生思維轉換為職場人思維,鍛煉出工作能力,積累一定的金錢、資源和人脈。但以我上篇體驗派人生的工作態度,我總是會想要嘗試不同的工作機會的。
在待業的期間,伴隨著「我不幹了!」同時出現的,是另一種悄悄喚起的聲音,它跟我說,你應該去嘗試你自己真正想做的那件事,走那一條路。我從進入研究所開始當作愛好與副業運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以及電子報內容,積累了一定的粉絲,也和很多喜歡的品牌進行過合作,但行業不夠景氣,又始終保持著自尊不願背離自己的心去過度營銷,沒辦法靠這種合作模式謀生,我清楚,讓我走得更遠的下一個階段需要攢夠一小筆錢,比起做自由職業挑戰運營不穩定收入來源的工作,找一份稍顯穩定但工作內容、工作環境不那麼喜歡的工作在掙錢這一塊要簡單很多。而且我也並不習慣過渡曝光、不擅長販賣自己的日常生活,跟隨校園裡的朋友們的腳步走入職場是更「正常」、穩定的選擇。
可是沒辦法,還是會心底在喊「我不幹了!」。疫情發生以後,我就和學校裡的同學產生了一些斷裂,比起因為考到同一個學校、分配到一個班級而產生的這種聯繫,在社會上因為共同關注、共同喜好認識的朋友們更加是我想要認識、交朋友的人。她們中有很多並沒有循規蹈矩地在上班,讓我看見了很多不同生活的可能性。這些不同類型的生活,相似之處只有一個,就是忠於自己的喜好。
我從心裡開始出現「我不幹了!」的聲音之後,就開始暗自琢磨著另一條出路。我開始試水將自己前幾年小心翼翼做的內容放到更公眾的平台,收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饋,我向他人描述我的夢想,獲得了鼓勵與支持,簡單來說,我看到了一種靠「做自己」謀生的生活可能性,當然這確實也需要時間沉澱和各方面的專注投入;我也越過了過去心裡的一些阻礙,開始用項目製的方式參與合作撰稿,做自己新鮮的作品集,體驗派人生的特點是學的範圍很廣很雜,新的一年,我也決定去主動嘗試做更多的自由接案工作。不是待業期的不得不掙扎,而是一種主動趨近的生活。
原來「我不幹了!」的潛台詞是「我要去幹別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