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學習23// 【高效演講】

J個桃
·
(修改过)
·
IPFS
·

我相信大家一聽到「演講」這個詞,肯定都會退後三步。演講是一個需要練習的技能,而不是一個天生就稟賦的能力。我們都應該學習演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無一刻是沒有和他人溝通與交流的,到底應該要怎麼說才能讓對方對我們所說的話感興趣。

因為這幾天報名的學習訓練營中,有一個活動是吸引我的。這就是講書人大賽,前段時間我使用APP聽書,其實這一部分都是單方面的學習,除非我們周圍都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主要學習的內容多以管理、心理、創業這塊為主,最主要的學習目的在於強化自己的管理能力,在管理層面需要技巧實在是太多了。

在上一次的訓練營中,我最期待的是每天早上的晨讀活動。一開始,我對著屏幕錄製自己朗讀文章篇章時,每回播放重聽音頻,聽到自己的聲音都會覺得彆扭。其實我們最大的敵人往往就是自己,我們在內心深處都會自認自己是可以掌控一切,或是認為自己的表現如想像中一樣完美。可是今天當聽著自己的音頻時,就會開始不滿意甚至是聽到自己的聲音時,這樣彆扭實在難以形容。

因為工作是在營運現場,很長時間會需要和顧客互動,過去我總認為自己在表達敘述這塊很有優勢,認為自己在表達面因為工作的關係具備這樣的優勢,直到昨天我第一次使用視頻的方式,給自己錄製一段3分鐘內的書籍介紹,我足足花了一個下午在錄製至少錄製了35則影片,看到自己在視頻內的模樣第一次感受到那些做網紅直播的人不容易,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說出讓人吸引的話題,可以願意聽下去你所要表達的。

而在這課程中我必須要學會自己的邏輯能力與表達能力,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我們在腦海中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的時候,花了許多時間構建在腦海中想像了許多可能性,覺得這肯定是一個爆破性的好想法,但是在實際的會議上可能因為當下的狀態,或是他人表現出給你的感受,或是我們迫於時間限制下,最後自己表達出來的方案如此平庸,也就是說我花了大半時間有一個極好的創意跟想法,但是最後實際說出來的話並沒有如我想像中的那樣厲害,這讓我想起前天學習到書《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指在表達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在每個論點下提供論據去做支持。

如何好好說話
  • 結論先行:表達觀點時要開門見山的講出主旨,先把結論說出來在闡述得到這個結論的原因。
  • 所有論據不超過七個
  • 如何組織我們的邏輯框架:
  1. 時間順序: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延進行分析
  2. 空間順序:把事物結構視角進行排序
  3. 按重要性排序:圍繞核心重要程度歸納排序先後呈現
如何讓別人對你的表達感興趣?

用背景衝突疑問的方式講故事,吸引大家對自己的觀點感興趣。


這個是我前天在《金字塔原理》學到的方法,書本學到是學到,但是學習最重要是「學而時習之」就是我們必須把學到的知識或是技能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上。不過,這些技能跟知識需要多加練習,當在緊急時刻時真的需要非常冷靜,因為昨天我的任務是要在下午兩點前完成講書視頻內容,說實在的一開始我輕忽這件事的不容易,我就認為這拍影片介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嗎?就說說話而已。但事實上這真的是一門學問。

我昨天犯的錯誤正是在我接受這件任務時的心態,第一是我低估這件事的難易程度,第二隻正是因為我在第一的心態上的錯誤導致我完全沒有進入狀況。於是昨天對我來說,我耗盡了大把的時間努力的想要把影片錄製完成,但其實這過程中前段有一大部分時間是在瞎忙,正是因為我沒有搞清楚方向跟重點。最後呈現的影片自己並沒有很滿意,但是幸運的事在昨天的慌亂的情況下,我們朋友給予了我許多意見。

例如我在錄製影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表情特別緊張,正因為緊張少了些表情,加上自己在敘述時因為很常想內容,導致眼睛會不停轉動,這在視頻上都算是需要改進的地方。我自己也在這個尋求的過程中發現一些事,就是當一個人迫切的期待他人可以給予意見與回饋時,這個提供意見的人很重要,我昨天遇到兩種情況,一則是給予我意見的朋友會以自身經驗的方式給我建議,另一種則是用舉例的方式,雖說也是給意見但是他們提供給我更理性的方式,如推薦書籍給我把書中他學習到的跟我說。

我的書友推薦了兩本書,因為之前有學習過但是似乎因為一直派不上用場而就消失在自己記憶當中,他推薦《高效演講》、《演講的力量》喚起我的記憶,而且當我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再次學習這書會感到特別有力量。

今天來和大家先分享《高效演講》,其實演講這件事我們不需要把它想得太難,當我們聽到別人要我們做一場演講或是簡報的時候,都會特別緊張。我們緊張的點往往來自:擔心自己說不好會被人聽出自己不夠專業、擔心自己說話底下的人不感興趣、擔心底下的人聽不懂要在講什麼...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我們展開一場對話前會感到劇烈緊張的想像。

送禮物給觀眾

我們要如何克服這種緊張時刻?我們首要的方式是調整自己的心態,我們要給自己建立一個心態是,今天我來演講是給大家送禮物的,用這種心態的思維方式可以讓我們減輕一些心理負擔。千萬不要希望通過這個演講取悅所有人,千萬不要希望通過演講讓人記住你一輩子,這是做不到的,因為觀眾只關心自己,觀眾對你的事分分鐘就忘記了。我們要記得是用送禮物的方式來做演講,不會每個人都會接受這個禮物,但是我們希望這份禮物可以為觀眾帶來些什麼?你希望收到這份禮物的人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如何準備好一個演講的內容?

一、要搞清楚你是給誰演講

首要思考你講完這段演講之後,你希望對方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這是我們演講的目的。

二、你希望他們聽完之後有什麼決定

如果你希望對方做出這樣的決定、這樣的事情,那麼他們需要知道些什麼?他們需要知道哪些事,就會願意去做你希望他去做的事情。

三、怎麼才能讓他有這個決定

可以告訴他做這件事後可能得結果有哪些,或是你提供了什麼先決條件給他可以讓他對結果產生想像。

基本上我們要把我們所了解跟要敘述的事情濃縮成這三類,此外另一個要思考的問題是

  • 他為什麼要關心這件事,這是與他有什麼共鳴
  • 為什麼對方要聽?他為什麼需要重視這件事

這兩個問題我們也需要事先想明白。


演講的主要結構,最核心的的部分有三條:

「坡道」、「發現」、「甜點」


什麼叫做坡道?(調動聽眾的積極性)

就是我們在演講開講時,用一個坡道把對方拉過來,讓對方願意跟你一塊聽。坡道來自「關聯性」就是聽眾為什麼要聽這件事,這個坡道的結構來自於我們深刻了解觀眾為什麼要聽。建構坡道的時候,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則,就是多說你,少說我。要更多的跟對方掛鉤,才能令對方願意傾聽。

坡道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以「你們」開頭,說出聽眾的心聲
  • 運用強大的有震撼力的數字,說出巨大的具有強悍震撼力的數字會讓對方願意往下聽。例如:你知道每過一秒鐘有多少加入讀書的行列嗎?
  • 提出問題?例如:為什麼人們需要讀書?
  • 令觀眾震撼的方法,例如:我們大家現在正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通常這類開頭很多總統很常使用)
  • 坦白的方式,例如:其實我說這件事的時候很忐忑不安,特別的焦慮。因為我發現我越探索這個領域我就擔心自己沒有辦法說好,這就像是先把自己的弱點說出來,會有一種讓人共情的方法
  • 講故事開始,例如歐巴馬演講常用,今天早上我女兒問我........怎麼怎麼樣的故事開場。
  • 想像,例如:我們每天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學習,追求的是一個每月三萬元的穩定薪資,一個鐵飯碗讓自己溫飽,還是是為了我們自己努力,透過學習成為力量讓自己在未來十年成為不一樣的自己,可以為自己努力付出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你可以運用這些坡道的開頭,讓對方對你的談話感到吸引,願意繼續聽下去你要給他的禮物。


發現

發現就是前面我們所說的,我們需要對方知道的三件事,事實上這三件事的選擇是一個難度,因為我們要提供給對方的資訊很多,我們需要去篩選出來什麼是對方最關心的事,而這三件的選擇也代表你的能力,代表你論證的能力。


甜點(調動對方的情感)

前面兩者坡道跟發現都比較是著重在理性層面,甜點這塊是要把對方的感受到的東西放在甜點當中,要在甜點的時候說些感性的話,你需要對方感受到什麼,你要用甜點表現出來。甜點也有很多種方式,最好的甜點是一小則故事或是一個軼事、一個比喻或者跟你的坡道相互應的話語,這些都是最好的方法。

接下來我來嘗試一下: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常在處理問題時,往往越處理越複雜,其實我們都用錯方法了。今天我要向你推薦一本書《解惑》,作者是舒馬赫,他是一位經濟學家與思想家。這本書作者提了四個理論,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我們具備這樣的能力,能使我們可以有所不同。


這個理論提到無機物、植物、動物與人類的區別,正是發現這些差異所在我們更要好好把握與使用,什麼是無機物呢?像你現在正在使用的桌子,他是一個沒有生命體的東西,放在那邊十天一個月也不會有所改變,這類我們稱它為無機物,標記他為M。那植物是什麼,他一樣也不會動,但是你丟他在那邊他自己吸收陽光、空氣、水他自己生長,他是有生命力。所他是無機物加上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我們稱它為X,所以植物的公式是M+X。動物跟植物一樣具備生命,但差異在哪,這個差異我們稱為Y,是指動機跟意識,當他們需要食物來填飽肚子時,他會自己移動可能兩三個街口去尋找食物,這就是動機跟意識,動物層次的公式是M+X+Y,人類相比動物與植物,同樣具備生命力與動機還有意識,但是人類具備自省能力、創造力、好奇心,整體來說我們具有選擇的能力。這是我們最大的差別稱為Z。


在這本書中我推薦給你的是,我們要好好使用發揮我們具備Z這個差異。首要條件是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本身,唯有先了解與認識自己我們才會更了解別人,你有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我們都是用理性科學的方式來解決,遇到問題可能就是丟一個資料給對方,然後我們就覺得事情解決了,但事實往往是丟了一個這樣的資訊以為對方會解決、會處理問題,但是他可能根本不理解,最後導致這個問題越來越複雜,因為我們一直按造這樣的邏輯去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日常中,都是發散性問題比較多,這也是為什麼沒辦法使用聚集性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就是所謂我們一直用理論的方式來解決人的問題,解決人的問題基本上都來自共情能力,要具備共情能力的前提首要條件是我們要先學會自省,了解與認識自己本身、學會傾聽對方,理解對方並結合自己的觀點,透過我們平常學習的提高自己的視野與格局,站在更高的角度與觀點來處理事情,才不會使我們在日常中遇到的問題越處理越複雜,最首要的條件是我們唯有先了解自己所具備的能力,透過不斷對自己的了解與認識,才能和他人共情,在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往上一個層面來看問題本身才可以有效解決問題。


孔子說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正是這樣的道理。

希望大家都来讀讀這本書《解惑》


📚今天學習:【高效演講】

🙎‍♂️️作者:彼得・邁爾斯

⏳美國Stand & Deliver諮詢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斯坦福大學溝通力與領導力講座教授,他開設的溝通課在該校引起了熱烈迴響,深受學生們喜歡。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個桃Hi, 我是小桃!這裡是我的馬特市星球,裡頭會有我的正能量語錄,也有我的心情,甚至是成長的過程,人生就像是一場藝術品,每一筆、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原創的過程。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J個桃,可以看見除了文字外的我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遠離無謂的對立

人生如戲

內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