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阅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孙李
·
·
IPFS

港台的朋友们也许知道豆瓣是大陆文青的圣地,可是大家知不知道豆瓣阅读呢?豆瓣阅读曾经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网站,最后跌落现实,一地鸡毛。这次恰逢社区活动「那些年我玩过的Internet」,借机聊一聊我在豆瓣阅读的经历。

写作网站中的清流

在青春年少、懵懂无知的时候,我怀揣着纯真的文学梦想,打算为自己的文字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笑)。简单说来就是攒了几篇伤春悲秋的文章,想要找个地方发文。身为计算机专业人士,第一反应当然是搭建个人网站。不过博客早就退流行了,连大公司的博客平台都撑不下去,个人网站更没有流量,所以我还是想要发到大网站去。大陆热门的写作网站主要分成两类:

一是起点、晋江这类网络小说网站,主流题材是修仙、穿越,要把读者当大爷伺候,爆肝日更才有人气,停更还要跟读者写请假条;

二是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这类自媒体平台,热门文章基本都是「震惊!XX居然是XX!?」「你不知道的十大XX!!」「十个看完,九个都哭了的XXX」。

不用想也知道我与这些网站水土不服。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豆瓣阅读,立马眼前一亮!

豆瓣阅读是一个电子阅读平台,有点像Amazon和方格子的结合体。作者可以出版自己的原创电子书,不要担心不懂电子书制作,作者只要投稿就好,网站有专门的编辑负责审稿,还有美工帮忙做封面。作者还可以开专栏,付费订阅制,连载完结后可以直接作为电子书出版。

豆瓣阅读一开始主要推广两三万字的中篇小说,包括幻想、悬疑、文艺、历史等类型,同时也有不少散文专栏。豆瓣阅读定期举办征文大赛,不仅有奖金拿,还有机会出版纸质书和售卖影视版权。

要知道,大陆盗版非常猖獗,读者根本没有电子阅读付费的习惯。豆瓣阅读逆潮流而行,我相信他们一开始时是真心想要开拓市场,挖掘作者。在浮躁的大环境下,当年的豆瓣阅读真算的上是一股清流了。

我当机立断开了专栏,感觉自己就要出书成名了,想想还有些小兴奋呢!(噗)

埋葬文字的坟墓

可惜好景不长,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咦?我的专栏怎么没人看?

何止我的专栏没人看,是整个网站都没几个读者啊!豆瓣阅读是一个典型的作者比读者多的网站。现在打开豆瓣阅读首页,还用大字标着「XX位作者正在豆瓣阅读写作」。当年好像两三万人,现在作者已经超过十二万了。请问,这么多人都忙着写作,做着赚钱成名的美梦,读者又在哪里?

表面上看,豆瓣阅读背靠着豆瓣这座大山,应该不愁没用户。然而豆瓣用户群体是割裂开的,记录书影音的,混豆瓣小组的,在豆瓣阅读码字的,根本不是同一群人。而且豆瓣不知脑子搭错了哪根筋,好像还嫌用户不够分裂,连APP都分成了好几个。

总而言之,豆瓣阅读超级冷清,连首页热推的作品都没几个人看。在豆瓣阅读出电子书,只有在新书首月免费期间有零星几个人看,收费就彻底没人了。我曾经加过豆阅作者小组,大家抱团取暖,组里每天的帖子都是互发互领兑换码(兑换码可以免费看书,可惜白送都没几个人要),求评论求支持。

豆瓣阅读有没有成功的作者?也是有的,任何网站都有头部作者。据说真的有作者在豆瓣阅读赚了大钱,还卖了影视版权。至于其中有没有内幕交易,是不是网站自己搞出来的虚假宣传,网上有传出一些争议,我就不暗自揣摩了。我只能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作者都是炮灰,都在吃土。

不懂是因为技术力差还是设计有问题,豆瓣阅读没有合理的推荐机制。首页的热门作品和编辑推荐永远是那几部作品,连着几天都不换样。作为没有存在感的新人作者,得不到网站的任何宣传。只有在发表新文章时,可以出现在「最近更新」那一栏,这就是唯一的曝光了,而且很快就会被后续的新文挤下去。哪里有读者会守着「最近更新」发掘新作呢?

更糟糕的是霸王条款。豆瓣阅读的合同要求五年独占版权。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写了几万字乃至几十万字,网站不为你做任何宣传,只有个位数的读者,可是你不能转发到其它地方,这些文字就白白烂在那里了。而且合同到期后自动续约,要作者自己记得主动取消才行。专栏写了十万字之后,我死缠烂打跟编辑解约了。(倒也没那么夸张啦,就是反复发了几封站内信催他。小作者的作品就是拿来撑数的,网站根本懒得理你。)

看上去很美的豆瓣阅读,最后成了埋葬文字的坟墓。

作者要学会自我营销?

我在很多地方都看过这个建议:互联网时代,作者要学会自我营销。

我没那么天真,也没那么清高,当然知道营销很重要。前面解释了,在豆瓣阅读单纯地默默发文就是等死。我在豆瓣主站发广播、在豆瓣小组自荐,又跑到其它社交网站、论坛上发帖宣传,还经常号召亲友团助阵。

可问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本来就没什么营销能力啊!要是真的那么会营销,我早就去开商铺了(笑)。光靠我认识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邻居的表弟、同学的前男友,能折腾出什么水花来才怪哩!

而且强扭的瓜不甜,文字不是必需品,不感兴趣真的就读不下去,我亲妈也没有给我每篇文章写读后感啊!就算我侥幸引来一批路人,又有几个人能留下来呢?有多少人看到要注册帐号就嫌烦了?

谁之过?

所以,这事到底怪谁?

我无法指责作者们。大家在网上写字都不容易,营销也只能尽力而为,普通人当然要靠网站推广才能被看见。试想一下,要是YouTube停用推荐算法,说每个YouTuber都要自己去找观众,网站概不负责,你是不是觉得它疯了?

我也不想指责豆瓣阅读。霸王条款是事实,网站运营不力也是事实,但在国内的大环境下,豆瓣阅读已经比其它网站有良心了。毕竟网站也要赚钱啊,要不然怎么活下去?

思来想去,我觉得问题的核心在于缺少市场。

网络小说和自媒体能赚钱,因为确确实实有读者爱看。甭管质量好坏,这些文字的确让千千万万人在等公交、蹲马桶时有事可做,是一种打发时间的轻松消遣。

热爱写作的创作者们有更高的追求,我也承认许多网上的原创作品与书店里的正规出版物不遑多让。可是,书店里的书也早就卖不出去了啊!那些精心企划、含辛茹苦书写、经过道道工序修正打磨的精致书籍,最后不也只卖出几百本?算一算还没有我在社交网站写的流水帐读者多。

大家都说创作有价,可惜有价无市。

引用一段奥威尔的话:

如果你最想当的是一位作家,那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你就是一头可以被容忍但不会得到鼓励的动物——就像一只屋檐下的麻雀——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明白这个处境,你会过得比较开心。

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尾声

豆瓣阅读已经转型(亦或倒退?)成传统的网络小说平台了,主推长篇连载,跟起点晋江没什么区别,泯然众人矣。以豆瓣阅读糟糕的人气和简陋的功能,我看不出它要怎么和业界巨头硬碰硬抗衡,阅读量不如其它大站的零头。

而我来了Matters。

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写作平台后,我早就没了那么多企图心。我只希望以文会友,安安静静地写作,没有不明所以的审核,没有花花绿绿的广告,这就足够了。

谢谢读到最后,我再碎碎念几句。其实我有些犹豫要不要写这篇,因为内容有点丧。一般来说我还是喜欢写积极正面的内容。写些不愉快的事,又没有解决办法,有什么意思呢?可是转念一想,这毕竟是一段真实经历,我也自认态度客观,留个记录也好,说不定谁看到了会有共鸣。如果在写作路上遇到困难,至少你可以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孙李野生网络作家。主要写散文随笔和文艺评论,偶尔写小说。Matters越来越冷清,万一走失,可以来我的blog找我:https://www.xianrenlife.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谈风说月:孙李随笔集
33 篇作品
旅行笔记:闲看万水千山
13 篇作品

重访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