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The Innocents Abroad👉跟馬克•吐溫遊歐亞

MaryVentura
·
(修改过)
·
IPFS
·
在海上看美景,也不忘笑話別人的英語口音👉「It's gorgis, ain't it?」一起來領略一世紀前馬克•吐溫的不倒幽默!

@蔡凱西 的旅行史《老派旅行必備:西方旅遊指南的歷史》🏷️中介紹到了西方旅遊指南的歷史,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同時,也想起我珍藏的一本旅行遊記——馬克•吐溫的《The Innocents Abroad》。這本書是在以色列二手書店買的,書況已經非常舊了,且是平裝版,見下👇但我依舊愛不釋手,甚至去歐洲的不少地方還帶上了這本書,跟著馬克•吐溫遊歐洲。

書封

這本書跟在西方旅遊指南的歷史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庫克旅行書前後腳出版——1869年,雖然晚了二十年,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看,似乎是同時期了。我的這一本是1980年的平裝再版,老舊如此。這本書是馬克•吐溫從美國到歐洲,然後一路從歐洲到中東等地的旅行紀行。我從小讀馬克•吐溫的Tom Sawyer和Finn長大,非常喜歡他,但要說真正見識他老人家的幽默文筆還是從這本《The Innocents Abroad》開始的。

首先,書名就很有意思——「Innocents Abroad」,在國外旅行的那些天真的人們?哈哈。其次,他的每一步足跡都有非常可愛逗趣的小標題,比如:他在地中海度過7月4日後寫了兩個小標題,一個是「趕快『習慣吧』」緊接著一個是「沒有肥皂!」,在海上看美景,也不忘笑話別人的英語口音👉「It's gorgis, ain't it?」從法國到義大利的路上更是有趣,從弗羅倫薩出來後,接下來的一章題為「但丁和伽利略」,再接著一章題為「一個不知道感恩的城市」,簡直讓讀者忍不住要打開看看是哪個城市。

目錄
作者介紹

右上角還有曾經很久前的謝克的價格。

馬克•吐溫一行人從義大利又到了希臘,直取中東,到耶路撒冷聖城去,一路上馬克•吐溫對當地的風土人情進行了詳細紀錄,幽默搞笑,光是英文口音就鬧了好多笑話。有一章的題目是「Do You Wis Zo Haut Can Be?」我琢磨了半天什麼意思,最後還是要看馬克•吐溫解釋,原來是操著蹩腳英語的導遊問「Do you want to go up there?」也是可憐了這幫美國人。

這本書以朝聖為主題,最終到達聖城,而這本書也在馬克•吐溫在世時期成為最大賣的旅行手冊。難怪,看到馬克•吐溫的小標題,我都想沿著他走過的路也走一遍,也笑一遭。😄

馬克•吐溫在德國等地的旅行則收錄在另一本遊記中——《A Tramp Abroad》(也是好笑的奇葩書名)。這本書也分幾冊,有很有趣的插圖,主要講馬克•吐溫一行人在德國的旅行見聞,其中包括有趣的德國決鬥,也寫了有名的海德堡城堡,當然,還有著名的那篇《The Awful German Language》,長篇大論抱怨德語的難學、冗繁和超長的詞彙👇

書封

兩本書的書封,喜歡舊版。

The Awful German Language
哈哈 馬克•吐溫受不了德語的冗長詞彙啦

德語版的這本書是我在海德堡城堡買的。當時真覺得是在城堡碰到了馬克•吐溫一樣,捧著書,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現在很少有人手捧著Lonely Planet去旅行了,十年前倒是經常在中國看到🤲捧著那書的,後來越來越少,是手機普及了,有了GPS,再者能去中國旅遊的也越來越少了⋯⋯

書脊

當然,相比庫克的手冊能夠精確指出所到時間、所需價格,馬克•吐溫的「旅行指南」還是別樣的,他沒有這些實用的小貼士,更多感覺是喜歡他的讀者、後人能盡情享受馬克•吐溫在當地遊玩所留下的字句就好。

有意思的是,馬克•吐溫一行人也算是一種經濟還較好的中產階級。他們花長達五個月的時間坐船去歐洲,然後踏上朝聖之路一直到耶路撒冷,是蠻受歡迎的行徑。我喜歡讀那時候的人的旅行遊記,更包括遊歷山水、賦詩一首的中國古代文人,也還有遊覽蘇聯的Gide文集等等,每一本遊記都容納著寫作者對所去地方的憧憬和現實的對照以及失望,跟現代打開GPS開車到什麼地方去,看看風景是不一樣的體驗。

I am also among those "Innocents".


【又是一年911,在歷史中的很多瞬間變成了地球的傷疤。】

最後感謝《後綴》,感謝🙏@Jeger @喬安納@JohnShao ❤️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人生多長?能容納多少情節?

淺談蘇蕙【一】

書評•評書|如何才算個「完美的納粹」【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