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工具后宫
大约从 2012 年起就不怎么用 Microsoft Word 了,借这个契机来梳理一下这六年来被我宠幸过的写作工具嘻嘻。
Google Doc
对我来说的「唯一」:这是我了解的第一个多人协作线上编辑器,也是本科的时候做小组作业必备的利器。那时念新闻,production day 的时候为了赶上 deadline 基本都是一篇文章同时由几个人在写。但最壮观的还是期末复习的时候,study guide 复制进 G-doc 里,链接扔出去,对应的知识点就开始在页面上冒出来(以及迭代),crowdsourcing 的力量!
我最喜欢的部分:「查看」 -「显示文件大纲」,然后就会有一个左边栏出现,想访问哪部分直接在大纲上点就可以了。尤其是层级特别多的长文章(比如策划案),这个传送门在 navigate 的过程中十分必要。
与它相似:石墨(对于无法/不愿翻墙的人来说,石墨确是一个替代选项。但对体验过 G-doc 的人来说,肯定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
价格:免费,太良心了!
Day One
对我来说的「唯一」:从 2014 年认识 Day One,直到我学生生涯结束,我再没有用过其他 app 记课堂笔记。也是托 Day One 的福,我开始用 markdown 语法写作。工作之后有很多短小的写作需求也是在 Day One 上完成,比如起草邮件之类的。
我最喜欢的部分:Day One 的定位是一个日记软件,所以它的信息量包括「温度」、「天气」、「位置」等等。可能有些 private people 觉得这很 creepy,但我自己还是蛮喜欢翻看以前的笔记的时候还能回想起来更多的画面,这种回忆开场很温馨不是吗(捂脸)。此外我也很喜欢它有「历史上的今天」的部分,尤其是像我这种用得久了的用户,就会冷不丁被翻出来的记忆萌到。以上两者结合一下,是这种感觉:Day One 提醒我,两年的今天,一个有雾的 34℃ 的夏末午后,我在广州家中修改完了一个叫「回不回国」的系列新选题的综述。
与它相似:Bear(但是 Bear 更轻更精简些,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功能。以及,Bear 没有安卓版。)
价格:是免费下载啦,免费功能还是很够用的,但当时我为了同步 iPhone 和 Mac 就买了付费版。不过如果要在苹果和安卓设备间再同步的话,还得用 Google Play 账户再买一次(手动doge脸)。
Omm Writer
对我来说的「唯一」:生活中我的大部分写作是「重编辑」的,这意味着我需要开着其他窗口随时调用其他材料。但也有一些时候我想要 free writing,Omm Writer 填补的就是这个空缺。它的全屏界面是一种有效的阻隔,适合写一些很私密的事,日记,信件,偶发的灵感,小说的断章。
我最喜欢的部分:内置了好几种敲击键盘的音效,可以假装自己在用老式打字机/机械键盘。
与它相似:iA Writer(其界面风格的性冷淡程度比 Omm 更甚。)
价格:我大概是四年前买的,忘记当时是多少钱了,现在是八刀左右啦。
Scrivener
对我来说的「唯一」:大三的时候我恰好有一门编辑课一门写作课,有次一个特稿记者受系主任之邀来当 guest speaker,给两门课的学生讲的是不同的东西,但都提到了 Scrivener 这个软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安利了)。她那时候刚刚在《纽约客》发了个大稿子,前后做了几年,然后她反复提到有个好的写作工具对这个稿子的帮助有多大。反正我是被撩拨得很心动,就斥巨资(忘了当时多少刀)买了,第一次买这么贵的写作工具。 后来在 Scrivener 里写完了一个小说。
我最喜欢的部分:只要是「重活儿」,有强烈的「分层整理」需求的大型写作项目,找 Scrivener 就没错了。
与它相似:Notion(我的新宠,同样能胜任要「分层」的重活儿,比 Scrivener 更「胡里花俏」一些,不过人家 Notion 是免费呢。)
价格:有桌面端和移动端,目前价位在官网看到是四十多刀和二十刀。
Bear
对我来说的「唯一」:倒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或者「别出心裁」,初见之后很快就推翻了 Day One 的霸权迅速上位,我连它是怎么赢了 Day One 的都不知道,它就已经成了我这两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写作软件,还哄得我买了 premium 版(为了同步各终端)。可能真的是简洁和轻便的缘故,适合一切轻量级的写作需求。
我最喜欢的部分:好看(对,我就是一个没出息的颜控)。红白配色很提神醒脑,认识了 Bear 之后我就开始觉得 Day One 的颜色用太多了(我真是个大猪蹄子负心汉)。好的设计就是让你觉得哪哪儿都很干净很整洁,东西不多但又什么都不缺。
与它相似:Day One,iA Writer (都是 Markdown 语法,都是轻量级写作利器)
价格:免费版够用,想要更多功能可以升级 premium,月付 plan 十块,年付 plan 两百以内(应该没记错)
iA Writer
对我来说的「唯一」:曾经被我打入冷宫又复宠的一个 app。之所以被打入冷宫,是因为有一次赶期末作业的 DDL 的时候我的 MacBook 突然黑屏,等它再活过来,我头皮发麻地发现我本来还差几句就写完了的文章只剩一个开头了(那是我上一次按保存键的时候)……啊!总之非常崩溃,凭记忆重写了一遍交上了 DDL,那之后有一段时间都严重心理阴影(所以需要 Google Doc 这种不需要手动保存的编辑器陪伴)。但摸着良心说,我还是用 iA Writer 写过好多作业的(英文写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觉得它是一个天然适合写英文的 app,可能是字体的缘故?再配合上界面,有一种在用老式打字机的感觉。今年有点想念它的界面,于是用的频率又高了起来。(再怎么着也比苹果自带的 Notes 好看啊。)
我最喜欢的部分:性冷淡风格,十分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以及右边栏有一个「preview」,很方便判断一个自然段在移动端窄屏上面看有多长,太适合公号写作/排版了(大雾)。
与它相似:Bear,Day One,Omm Writer
价格:不知道为啥我有一种它是免费的错觉(doge 脸)刚点进苹果商店一看发现 Mac 版是 198,ios 版 30……
Notion
对我来说的「唯一」:因为我没有买 Scrivener 的 iOS 版,所以在移动端并没有一个能胜任大项目写作的工具,这时候免费的 Notion 就来填补了这个缺口……它其实定位是项目管理/多人协同工作站,而非写作软件,但谁说「写作」不是「项目管理」呢。
我最喜欢的部分:添加网页地址进去的时候可以选择「显示预览图」!此刻的我想起了,收集资料的时候要是往 Scrivener 里扔一堆网址又不备注内容,隔一段时间之后你不点进去都不知道每一个是啥……
与它相似:Slack(在遇到 Notion 之前,我已经用 Slack 收集灵感碎片收集了很久,因为它的「频道」设计是很方便给碎片分门别类的。但 Slack 的问题是,它本质上是个聊天工具,如果想把碎片变成长文章,编辑器简直难用哭了。)
价格:免费版够用了!
以及,
有一款火了很多年的写作软件叫 Ulysses ……我从来没用过。毕竟我已经有 Scrivener 了,不需要另一款死贵死贵的写作软件了。
如果把 Brainstorm 部分也包含在写作流程之内,就不得不提 MindNode 和 Milanote 了。MindNode 是最好的列大纲软件没有之一,Milanote 是一个可怕的集成 hub,一言难尽,总之是脑暴的好帮手(如果你不愿意用纸笔的话)。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