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S5書後感|從「我」出發
沉澱幾日再來反觀這期的書寫,感到寫「我」有點寫倦了。——這句話寫於中秋節前。
昨夜聊天,談到雖然一連七天在工作之餘的緊湊書寫後有些疲憊,但我已經開始期待下期的主題了。
今日再想,寫作和成長有相似之處,從內向外,再從外由內,最後再延展向外。這個逐漸調整的節奏有點像短促的高頻次呼吸轉變為舒緩可持續的深長呼吸。
成長總是先從自我出發向外探索,經歷過後再回歸內省,堅實自我後整裝再出發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在寫七日書S5E6|跨過山和大海的過程中,有個時刻的內心感受是「啊真是不想再聊過去的挫折了」,就像從一個大坑爬出來後,不想再浪費時間觀察這個坑的深度、不想再圍著它轉了一樣。覺察到這一感受的時候,也是欣喜的。內縮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在感到很有力量出發去迎接一切未知,況且還是在這樣一個自由美麗的地方。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內動力,才會在「第一天|寫下一個你覺得自己過往人生中最閃閃發亮的時刻,不論有沒有觀眾」時,選擇做一位觀眾,寫一位與我並不熟識的老人:七日書S5E1|每一個成長的時刻——由衷發現,相對於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更樂意書寫在「我」這個小世界裡出現過的人。“得益於”動盪遊走的成長環境,和成年後的個人選擇,我遇到比在正常環境下長大會遇到的更多的人,TA們與我互為鏡像,通過一系列事件,敦促我向內追問,幫助我理解世界,激勵我探尋「something bigger than myself」。
希望接下來開始寫寫TA們的故事,用半真實半虛構的方式。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