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個人或小單位、小組織脫離社群網站及建立獨立網站之必要!(並結合Likecoin)

Sunline
·
·
IPFS
·

我到底有多痛恨社群網站?其實不然,我從撥接上網就逛bbs、聊天室、討論區的,必然喜歡與人做一些想法上的交流。早期我架過知名作家的網站時,就構想過應該使其任何作品(改編成影視之類的)都數位化放在網路上,有多少就放多少,作為一個歷程的記錄,也作為日後的資料查詢參考(好比個人維基了!)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延伸我日前寫的這篇文章〈這還不是文字最黑暗的時代,但我們可以替它做些什麼:讓閱讀不再摻雜社交關係!〉裡面提到「非營利事業組織」的部分。但事實上我在這篇文章將它與出版社連著寫,也是認為每一個出版社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網站(這日後再說了!)

二十年前,你跟人提起「個人網站(獨立網站)」時,聽起來都是很潮很酷炫的東西。好像名片上落行網址都會跟人加強語氣說:「這是我的網站!有空來看看。」那時對於讀資訊科系的我來說,架一個網站、寫幾個html並不難,但也許連對我同班同學來說可能都不是太能引起興趣,只當是學校功課交差了事,對其他「無法想像這能幹什麼」的人來說,「個人網站(獨立網站)」都是多餘的玩意!

我的第一份工作遇上千禧年的網路泡沬!全台灣一大堆人想搶進入口網站(yahoo、yam……)分一點流量,也有許多人想做B2B,或B2C的網站。(應該沒有太多人知道炸雞業的小騎士有做過入口網站吧!呵呵!我幹了一個月就被fire了哈哈哈。)

那一波網路泡沫搞死了一堆人!沒有多少人知道「網路」怎麼玩!更沒有人知道二十年後,網路會變成這樣。後來才有一堆個人新聞台、發報台、電子報發報系統(與發報台又不太一樣)、部落格(RSS訂閱)那些網址常常攻上每一個想做文字媒體的人的名片上。以現在看來就是大家口中的自媒體喔!(許多人做影片裡會提醒大家要按這裡訂閱、寫matters會希望有人追踪,或動不動就叫人:記得follow我……人人都想要被看見,總是不斷地像名片一樣廣發告知,只差不是實體的名片就是了。)


為什麼我總是要挑Facebook這種社群網站來說呢?用簡單一點的方式形容:「你會動不動讓你的工作跟自己與家人朋友閒聊的對話摻雜在一塊嗎?」社群網站作為一個「行銷」、「互動」的工具,它本身就帶著一點與「群眾」大量對話的功能。但很多人往往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網站」在使用,以為「我就有新文章po一下,讓粉絲知道就好。」而從來不與自己的粉絲互動,且不論大數據下的演算究竟能觸擊到多少人,這種「有事再po」的舉動,其實多半不能引來「關注」,更別說大多數的小組織、小團體根本沒有多餘的人力能夠常更新社群上的內容。

那麼原先寫好的文章、需要被關注的內容,就完全被淹沒在社群網站了!過個幾天,還有人會在乎你曾經做過什麼、說過什麼嗎?

我曾經教過安親班的課輔老師架部落格。那時還未到「架站」,頂多就是使用blogsopt,還用不上wordpress,也沒獨立的網址,但我覺得願意學就是一件好事,當然那也還在沒有Facebook的階段。她們想要記錄孩子在學校的活動歷程,這看起來在Facebook也能做到對吧!但假設今天是一個長期需要被資助的個人、非營利事業組織,甚至只是一個社區性的服務單位,能夠把「自己做過的事」、「自己正在做的事」從社群網站拉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清楚明白的「資訊性」的網站,而不要攪和在一堆社交行為裡,會不會更好一點?

若再把時間拉長來看,五年、十年過去了,你有了一個獨立的網站、空間,只很單純的記錄著所有做過的事情的軌跡,會不會比起剛剛要認識你的人去Facebook翻找那些「夾著你過年過節的問候、三不五時的跟風聊天、動不動就蹭話題閒聊」的內容更快速的了解你?

理論上是會的。這對有聲量的組織團體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差別,但對於一個需要援助的小單位小團體,總是需要清楚的被知道自己在做的事吧!


舉幾個例子:

我曾經輔助幾個小組織的文案修改。

其中一個是想要透過募資的方式去募集瑜珈墊。這個單位想要透過心靈課程去幫助一些受到性侵(或暴力)的女性,藉由這樣的課程能夠使她們走出陰影,作為一種陪伴也當是一種療癒。

像這樣的活動,你在現場聽工作人員的構想、描述,都會覺得這社會有這樣的人真好,很暖很溫馨,你會很願意幫忙推廣,或是加入募資的行列。只是,難不難?難!

因為光是這個構想要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描述,讓一般大眾看到就不容易。就別說你要在Facebook中取得一點觸擊。當然,透過募資計劃,它是可以被分享到Facebook,漸而被看見。如果此刻這個組織有一個網站能夠清楚陳述自己曾經做過的、以後想做的事,而且就留存在網路上,會不會在日後比較容易被看見?也比較容易作為「一種名片的形式」讓別人一目了然?


另一個計劃是一群社區的大人組織起來替那些隔代教養或下課後沒有地方去的青少年,組織而成的課後基地,他們需要一點經費給孩子弄教材、課後肚子餓的點心、房租之類的開銷(基本上,他們是全不支薪、義務的,而台灣許多角落是需要這樣的單位支援政府系統無法顧及的角落)。

跟他們閒聊時,他們說他們做了十多年了,如果他們十多年來都有記錄下來一些過程,十多年的資料量會不會很可觀?會!作為一種經歷的呈現以及去募集資源的時候,會不會更容易使人了解他們做過的事?會。


再講一個演偶戲的單位。這個單位的人全都是上班族,他們利用上班跟週末的時候,進行偶戲的製作、表演。他們的演出的規則很有趣,他們不定時的開演,一定要由父母帶孩子一起觀賞,而且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看他們的演出(不收費)。而其宗旨是希望這些家長孩子透過這樣的偶戲,能夠靠近「戲劇演出」,透過劇的內容傳達一些良善的故事或待人的道理,讓日後孩子對於戲劇有一點想像,而不是好像遠不及的藝術表演!

像這樣的活動內容能不能被詳述放在一個獨立網站裡?日後不論向社會大眾或是企業募集資源,也都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內容。(Facebook的訊息太雜亂了!真的很不適合做這樣的「經歷呈現」)


好的,話說回來與「likecoin結合」這件事。

其實likecoin這個讚賞鈕,如果能做到任何網站(語法)都支援是最好的!而且要「簡易」的安裝。我當然鼓勵這樣的團體去架一個wordpress,真心要他們去寫html、css可能會要他們的命,所以我在先前的文章提到,讓他們來使用matters是最好完成我說的「獨立網站」的方式,也當然是為了在matters不用再搞一堆有的沒的設定或申請入門比較快!

我在另一篇文章有提到:

我最終的希望是:總有那麼一天會有一群固定成長的讀者,只要我發文就可以給我鼓勵、支持我。上不上首頁、被不被挑選我一點也不在意!只要有這麼一群固定成長的讀者,就可以專心寫作,專心把作品再往下一個層次推上去!

事實上,我認為這些小組織、小團體都有小小的支持群眾,假設A有十個支持者、B有十五個、C有五個、D有二十個……這樣加起來就有五十個支持群眾,如果他們同時都是付費讚賞公民的身分,這樣集結起來互相拍手、推廣內容,能不能創造出更大的「被關注」的可能?

當各自帶著支持者(讀者)形成一種互助的模式,拍手(讚賞)會不會變多?會。那麼會有人問:「有那麼多likecoin對這些組織的用處是什麼?如果不能換成法定貨幣(無法變現)的話!」

上面描述的幾個例子,有幾個案例是不需要「換錢的」,能不能我拿我的likecoin換一張瑜珈墊?換一些零食、文具?甚或我們熟悉的募資平台,都是這樣的:以物品換金錢。贊助200元可以獲得特製明信片一組、贊助500元可以得到帆布包一只……諸如此類。但事實上對於這些需要財源的團體,他們還要去想破頭去製作這些明信片和帆布包,有時還真是用不到或是也沒有特別喜歡!那能不能贊助500元換多少的likecoin?

我曾經將自己製作的貼紙、紙膠帶送給NGO組織,他們會在擺攤收捐款時,當作一點小小的禮物回贈給捐款者,那麼likecoin能不能作為這種功能?

既然這些小團體、小組織,平常就會發發文章、寫寫活動內容了,何不獨立成一個網站(或依賴matters)讓屬於團體組織的內容可以更清楚的被找到、被閱讀!

我甚至認為就算組織本身有獨立的網站,也是可以到matters上發文的!賺likecoin嘛!當讀者越多、加入讚賞公民的人越多,要使一個小組織小團體一個月有100美金的收入不無可能。

就像我在這篇文章回文留言的時候寫的: 就算數邏輯來看:你的追蹤數越多,被看到跟被拍手的機率越大。假設100個追蹤有10個拍你的手,那是10%,500個追蹤有50個拍你的手,也是10%,那麼哪個機率大呢?500個追蹤就算只有5%拍手,也比100個的10%大!

又快三千字!(死)

圖為20170918到東京住在一個天津人的家,我找不到圖配。好吧我想出去玩。
第二張是我賣不掉的商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5乙巳蛇年阿線畫畫商品終於上市!

女性運動劇的大格局《女孩上場2》

一個人獨旅,你需要具備什麼能力?《獨旅的浪漫》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