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Ferenj: A Graphic Memoir in VR / 異鄉人:記憶獨白

sacrifice 生贄
·
(修改过)
·
IPFS
·

沉浸共感度:★★★★★

導演:Ainslee Alem ROBSON / 安斯利羅布森
製片國:USA, Ethiopia / 美國、衣索比亞
類型:紀錄片、動畫、感知藝術
年分:2020
片長:9min
官網:https://www.ainsleealemrobson.com/
IMDb:tt11608190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95453/













歡迎來到導演羅布森的記憶空間,參與這場點繪感知藝術饗宴。


祖母的水果攤與父母的衣索比亞式餐廳,是羅布森幸福感與認同的來源。(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ahhslay)

導演安斯利羅布森,衣索比亞裔美籍,安哈拉族(አማራ / Amharas),女性。羅布森出生於衣索比亞,學齡前便隨家人移民美國,祖母經營水果攤,父母擁有一間衣索比亞式餐廳。他們定居的城鎮幾乎沒有非裔人口,小學與中學,她是班中唯一一位非裔學生。在家,她和祖母、父母說安哈拉語,在外,她和鄰居、同學說美語。或許受安哈拉族偏好高彩度配色的民族性影響,羅布森繳交的美術作業,風格總和同學大不相同,也總讓老師大為讚賞,成為她求學過程中成就感的來源,如今她成為一位動畫師,在廣告公司上班。

羅布森從小被誤認為是南北戰爭前就已來到美洲的非裔美國人;不,她是來自衣索比亞的新移民。衣索比亞人不是都窮到沒飯吃嗎?不,衣索比亞並非全境鬧飢荒。自認是衣索比亞安哈拉人的羅布森,成年後回鄉參加親人喪禮,故鄉人又都認為她是美國人,驚訝於這位美國女子族語流利。

羅布森在小康家庭中成長,家裡有鋼琴與收音機。(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ahhslay)

Ferenj(ፈረንጅ)是安哈拉語,意指類別,羅布森以此為題,以她的專業--動畫,拍了一部以追憶自剖的VR。A Graphic Memoir in VR是此片的副標。

移民的認同障礙不是新梗。如果把《異鄉人:記憶獨白》當作一部以VR這種新技術重新玩轉認同衝突老梗的影片,《異鄉人:記憶獨白》所談的成長經歷與認同糾結顯然太過平淡,缺乏獨特性。

Michael Murphy的感知藝術作品Perceptual Shift。(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2WFAR-3jHQIk8VUtGaEQ)

讓我們換個視角,忽略故事內容,專注於動畫呈現,把《異鄉人:記憶獨白》當作是一座虛擬美術館,每個場景都是一個展廳,羅布森以點繪技法製作一件件感知藝術(Perceptual Art),而她自述故事的背景音,特定關鍵字趨動軟體程式,讓每件感知藝術中色塊斑點依序組成具象畫面又散去;或是,讓我們把羅布森自述故事情節當作一艘小艇、一輛台車,我們乘坐其中,依序被帶往每個展廳的正確位置,看見散在空間中的色塊組成有意義的畫面,後又恢復散落無意義的狀態。

因為是VR,飄盪的黃色色塊逐漸聚集組成美式黃色校車,觀眾也能任意穿透進入校車的車廂內,看見校車椅與書包。(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ahhslay)

現實世界中,美術館內展示的感知藝術作品,組成作品的每一個原件都具質量、占空間,且受限於地心引力作用,必須支撐或懸吊,參觀者只能在特定角度欣賞作品,走入作品中,反而看不到創作者想呈現的。VR動畫打破現實世界的限制,虛擬色塊可以任意飛越,組合堆疊,再散去,組成的畫面可以不限特定視角,還可兼具外型和內裝。

透過《異鄉人:記憶獨白》,導演羅布森以回憶與認同焦慮為本,建造一座廳室重重的感知藝術美術館。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我穿梭在羅布森的鉅製中,驚豔不已,流連忘返。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VR: Address Unknown: Fukushima Now / 住所不明:福島の現在 / 住所不明 : 福島今

VR360
77 篇作品
只在馬特市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