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簡單感想

夏隆
·
(修改过)
·
IPFS
·
他掙扎著想成為他自己,卻又對成為自己感到害怕的要命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個領悟就是「喔~原來這就是為什麼心理諮商給我的感覺會是這樣子。」他談的真誠、無條件的關懷、同理心,都還蠻符合我對心理諮商的想像。以前我會覺得心理諮商師或助人工作者之類擁有一些透明的特質,他們散發出溫暖的感覺,回饋意見時也不輕易對案主下評價,像鏡子一樣反映出案主的內心,只是我不太清楚這理論背後運作的基礎是什麼。

我的嘗試是把這本書裡頭對我有啟發性的內容給寫下來,這在原書當中有更細緻的說明,以下的文字僅限於我的個人見解以及感想;讀了第二次之後會發現,他的基本原則其實就是那幾項,並在每一個章節嘗試以不同的角度敘述,讓讀者能夠更深入了解,這樣的編排方式也是蠻有趣的。

整本書主旨難以一言以蔽之,勉強要說的話,我認為會是這個:「心理治療如何能讓案主的人格產生改變」?治療者必須要達成一些條件,創造合適的時空環境,讓案主能夠全然投入這一場關於了解自我的冒險之旅。這也就是說,他的信念是:他能夠創造一種關係,用來促進另一個人的成長,並且促成人去重組、發展他自己。這聽起來很奧妙,一份「關係」最後能夠影響一個人的「自我」,簡直就像是探討大腦如何影響心靈一樣奧妙——他甚至認為這樣的關係不是只是治療的,而可以運用在各種性質不同的關係上,例如父母親對孩子,又或者是老師對學生。

如同上述提到的幾點,他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很吸引人,但是實際上在落實成為行為是很複雜的。例如,他認為治療者需要展現一種「無條件的正面關懷」,尊重案主的情緒,讓他能夠全然相信自己的感受。我覺得實務上很難做到,如果諮商師的價值觀和案主完全不一樣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做?在羅傑斯的另一個原則裡,他也很強調諮商師心理的感覺跟外在的行為要是一致的,不要去扮演一個職業角色,那麼也許承認自己產生矛盾、負面情緒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

羅哲斯說,這個變化之所以發生是透過關係之中的體驗。關於這個改變的過程究竟如何只是透過坐在那邊,讓一個人跟另一個人對話而產生,最有趣的應該就是在第五章跟第七章吧——作者把那些諮商進行的內容寫成了逐字稿。在這裡面,可以看到案主如何摸索自己的感覺,詮釋,持續摸索而且用語言成形——作者試圖去捕捉這樣的變化過程並且加以標記,還分出了七個階段,就像是一種連續體的運作。在第四階段以上的表達,案主會進一步的放鬆,更能體驗到自己當下的感覺,即使可能伴隨著各種恐懼或害怕的負面情緒,但是漸漸的,案主必須能夠自在的去感受然後如實的表達這些情緒讓諮商者知道。我必須說這應該是整本書最精華但是也最費解的段落,這是羅傑斯在長年的工作經驗裡頭所產生出的洞見,但對我而言不是那麼好理解。

不管如何,這樣的過程都是充滿嘗試,包含困難以及挫敗的:

「他掙扎著想成為他自己,卻又對成為自己感到害怕的要命;也就是説,他很努力著想接觸自己真正的體驗,想要和那些體驗合而為一,但卻深深地害怕這樣的期望。」

在這段話裡頭,這個人對於自己究竟是什麼、會變成什麼模樣,尚且並不知道,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挖掘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很「清醒」,逐漸抱著越來越開放的態度去辨認別人加諸在於他身上的期望、又或者自己加諸自己的壓力。這當中當然非常掙扎,因為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古怪、陰暗角落甚至惡的一面,但也必須承認那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甚至不需要做一個道德上的好人(這存不存在仍然很有疑問),他做得到的只能夠是他當下的自己以及做當下的選擇。

羅哲斯因此另外主張一件事:信任自己的體驗,對任何的體驗完全的開放,基本上就不太會受到別人的評價給影響。聽起來很美好,但讀了第二次之後我開始認為這也是很艱難的。從眾讓我有安心感,要清楚意識到自己在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選擇極其費力。人不是本來就會容易受整體環境影響嗎?就像我也會自然而然被集體的想法給牽著走;例如: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如果自己還在用 nokia 3310 是引人側目的事。羅哲斯可能要強調的是:意識到這件事,可能就比較分得清楚外在環境對於他知覺的影響,而他能夠辨認出本身的知覺,以及他本身的選擇。


所以,「成為一個人」究竟是什麼意思?羅哲斯認為:

「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狀況下,乃是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麼是固著不變的。體會這些流動一方面令人著迷,一方面也很可怕。當我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時,也不會有一套封閉的信仰體系,也不會有一套永遠不變的原則。能引導生命的乃是對於體驗能不斷了解、不斷闡釋的那個過程本身,所以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的過程之中。」

不得不說,羅哲斯的這番結論簡直可以跟佛教徒來場的無常以及無自性的精彩對談。


一個月前的文章裡,我談到的是控制這個問題,那麼這次我想講的是比較微弱的:「改變以及被改變」、「影響以及被影響」。羅哲斯洋洋灑灑寫了一本大書宣揚他的理念,但他的基本態度卻是「他一直都是以嘗試性的態度提出他的想法,讓我的讀者或學生們自行決定要接受還是拒絕」,「我要很坦白地說:『這些對我而言特別有意義,我不知對你們是不是也一樣重要。我無意把這些體驗說成什麼人生的導引。』」

最後他甚至說:「但我現在很清楚,我就是因此而不鼓勵別人或說服別人去持有一套哲學、或信仰或原則之類的東西。我對於我的體驗必須做我自己的解釋,以求取它對我當前的意義,我只能依此而活。」

我覺得他這方面很對我的脾胃,我也越來越覺得「改變」、或「影響」別人是一件很需要小心對待的事,因為這多半會牽涉到判斷與評價,而判斷與評價是依循著怎麼樣的理論或價值觀,這都需要徹底檢視。他甚至認為,正面的評價就長遠的意義而言,威脅和負面評價不分軒輊。如果在一個人對待另一個人的過程當中是這樣的一種關係,可能會製造一種上對下的階級關係,那麼最終可能會讓一個人失去了成為自己的動力,依賴他人。(雖然我覺得這邊還有一點怪怪的)我也懷疑他對人格的核心是積極的這個論點,似乎太樂觀了。不過我既然沒有進過心理諮商的談話間,所以我也無從辨認那是不是「真的」。

這本書很迷人,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講得很深——但是對我而言,我其實並不常去深入體會當下的感覺是什麼,我最常做的事情是任由那些念頭、情緒滑過或起落而不加以評斷或者詮釋。這也許跟哲學的反身性或觀照又有點類似,我習慣站遠一點,去創造一種自我與身體的「距離」,以及自我與大腦的「空隙」,讓我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像我那樣的運轉,唯一真的能夠真正的去體驗自己的感受,在當下,只有在創造的過程吧,像是寫作能夠這樣子讓我體驗到當下(就像我正在打字的現在)。

這課題還沒有完結,包含他怎麼被齊克果影響(包含個體、非此即彼、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自我(becoming)),還有談到一點點胡賽爾、存在主義的東西。這本書談了很多理論,但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的這個意願以及行動——未來究竟會怎麼樣子?我也不知道,那就讓我們持續觀察下去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夏隆我喜歡喝著咖啡、啃一塊麵包、在山林裡閒晃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忠義山隨想

Tshàm-tsîng-su

《液態的現代性》之借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