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四天|胃的身分認同???

HC
·
(修改过)
·
IPFS
·
懷疑出題人寫 ”身分認同” 四個字時是在想這四個字 hashtag 的流量,還是想看看這些愛吃鬼們除了想吃的,還能想點其他的東西嗎?

在回答我的胃與我的身分認同的關係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我對胃的身分認同的看法。想想身邊吃素的朋友,有人打出娘胎就開始吃素,成長過程中也沒有背叛自小就被既定的路線,一樣活得健康快樂,這種認同一開始是生長的環境自然形成的,後面則是自由意志的發揮,沒啥不好。

來自英國西北部的老友說她父親始終拒絕吃飯,因為米是外國人的東西,馬鈴薯在他家餐桌的地位屹立不搖,要吃飯的人只能去外面偷偷地吃。(餐桌上的暴君?天啊!)

相較之下,我的胃真的太隨便,太沒原則。雜食也就罷了,還能隨環境改變,伸縮自如。例如從小家裡不吃牛羊肉辣椒,十幾二十歲變成甚麼都吃無辣不歡,旅行時更是勇於嘗試不同的東西:阿根廷菜單上750公克的牛排,不吃對不起自己,厄瓜多爾的雨林中,兩隻小小的檸檬味道的螞蟻至今難忘。納米比亞的 Game meat BBQ 上的 Kudu 絕對比斑馬好吃,且值得舊地重遊。但是我得聲明,祕魯的天竺鼠並沒有因為我的造訪而有任何損傷。

幾年前首次嘗試 vegan,發現其實不吃肉也不覺得有何損失,日子照常過。

所以,走筆至此,我很高興地發現,就我本身而言,如果胃有任何的身分認同,那它就跟我們的身分認同一樣,都是我們的腦袋的產物,可以隨你去揉捏改變或定形。寫完交卷,回去繼續當我的 flexitarian。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