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弓長先生
·
·
IPFS
·

有時提到「尊重彼此選擇的生活方式。」時,很常聽到回應是:

「有啊!我很尊重他啊!我就跟他講:『好啊!尊重你,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隨便你。到時候就不要在那邊後悔!』」

A 跟 B 說:「好啊!尊重你,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隨便你。到時候就不要在那邊後悔!」

自己扮演是 B 來體會一下,A 認為這是尊重,B 會感受到什麼?

A 的說詞真的是尊重嗎?


「尊重」這兩字,跟「溝通」這兩個字一樣,很容易被誤解和誤用。

尊重,建立在如實的接納與理解。

「有啊!我很尊重他啊,所以後來就都不管啊!多說了他還不開心,有沒有搞錯!」這樣說的背後觀點可能包括了下述,儘管很多不願意承認。

你認為他本來是你可以管的,是可以被你掌控,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甚至非獨立個體,是你的附屬品。

期待著對方要心甘情願的接受你的啟發。

想管但管不動的無奈與怨懟,期待沒有被滿足的失落,只好故作大氣的說:「尊重」。這不是真的接納與理解,跟尊重完全攀不上邊。

一種講出來的話跟內心所想的不一致,心口不一時呈現出來的語態,接收到的人要百分百相信,很難。

接著,B 沒辦法相信 A 的尊重,往往 A 還會因為被識破而進一步腦羞覺得你沒辦法相信是你的問題。

因為無法覺察到自己的狀態,因為責任無法釐清,因為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相處,就算再親近的關係,仍舊需要有界線的存在。


尊重的前提是需要知道人(個體)與人(個體)之間是有界線的。

就算再小的嬰幼兒,他也會有他的界線。若太過於靠近,嬰幼兒的表情、情緒、動作有了劇烈的反應,往往表示他的界線受到侵犯,也表示他需要和你的界線需要比較遠。

若靠近時他是呈現迎合、喜悅、平靜、自在,這表示他願意和你的界線較為靠近,靠近不代表沒有界線。

例如,他這次願意擁抱,不代表下次也願意。

一旦說出:「你之前就可以讓我抱,怎麼現在不給我抱了!我是你的 OO 耶」「你不讓我抱,我要哭哭了喔!」

這些話,都是不懂得尊重個體的呈現。而且不懂得尊重的人,聽到界線會很抗拒!

有些人被提醒後甚至:「我只是開玩笑玩玩而已,幹嘛這樣當真。」

「做人怎麼可以那麼自私」這幾句話都是在抗拒人需要有界限的情況下受傷了之後說的話。

實際上,有界線不是自私,沒有界線才是自私。

有些甚至因為對方選擇的生活方式,在沒有傷害到任何人的情況下,還會覺得自己沒受到尊重。因為對方選擇的生活方式,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說實話,這未免也太玻璃心了。


尊重,建立在如實的接納與理解。

也建立在「承認」自己無法接納與理解,這對彼此來說一定比嘴巴說理解,實際上不願意理解來的輕鬆。

儘管無法理解,坦白的承認自己不理解對方選擇生活的模式,也是一種尊重。嘴上說理解尊重、內心抗拒,同時一心只是期待要如何讓對方照作,並不是尊重。

不願意理解,又在自己的價值觀裡面打轉,期待著對方主動做出改變,究竟是誰沒尊重誰?

一直想要滿足任何人的期待實際上只是討好迎合,一直想讓生活中的一切看似圓滿實際上只是表面功夫,然後也要求/期待身邊人要用同樣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只是陷入一種沒有尊重彼此的生命形態中,結果只是很累,自己又覺得為了全部的人做了很多卻沒得到相對的感恩而感到失落。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弓長先生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拉一把

虛無飄渺的歸屬感

你想怎麼做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