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一個“千瘡百孔,無處不爛”的時代

寂然
·
(修改过)
·
IPFS
·
他沒有亂寫,也沒有誇張,只是當時有太多人看不懂,或者沒有勇氣看懂吧!


坦白從寬, 我在《兄弟》出版時率先買了書,讀了幾十頁,感覺很差,讀不下去, 於是一擱十幾年,沒有再碰這本書。直至最近,我才在兩個星期之內認真閱讀,這一次沒有抗拒,感覺好了很多,50萬字的小說讀得有滋有味,感想當然有很多,如果簡單地用一句話說明我的心情,我會說是“余華當時走得太快,而我(與其他讀者)也許想得太慢。”不過經過這一兩年疫情的困擾與諸多現實問題的衝擊,我終於明白他為何要這樣寫了 。

《兄弟》書分上下兩部,先後於2005年及2006年出版,儘管創下可觀的銷售成績,但小說問世之後即引起爭議,批判浪潮持續多年,不過該書在2008年開始陸續推出外語版本,卻廣獲好評,歐美多家主流媒體對小說都給予肯定的評價,同一本小說得出這樣巨大的內外之別,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奇特的現象吧!

當年我對《兄弟》印象不佳,主要是受不了他一開篇就大寫屁股與糞坑,我不明白一位成名的作家為何要寫這麼奇怪的事,於是便讀不下去。那當然是因為之前讀過《活著》的期待落差,也反映了那幾年我對中國長篇小說的不耐煩。直到最近某一天,我忽然想到,如果這個故事一開始就那麼污穢不堪,往後厚厚的篇幅他究竟想表達什麼呢?這個小小的疑問推動我認真地追求答案。

余華在《兄弟》的後記說:”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四十年就經歷了。”他這個故事正是以主角李光頭與宋鋼這對兄弟的生平,書寫平民百姓承受時代變遷所遭受的強烈衝擊。小說的上部寫文革時期無處不在的政治爭鬥與針對個人的批判,通過宋凡平這名知識分子兼地主後代的悲慘遭遇,細緻地描述當時是非顛倒、善惡不分,各種暴行假革命之名隨意施行的可怕情況。余華擅寫的血腥暴力與荒誕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儘管他已經很小心地以誇張的情節與戲謔的方式安排人物的命運,讓讀者一望而知那是虛構的故事, 但由於那些亂扣帽子、群眾批鬥、抄家斂財,然後將錯就錯把好人往死裡打的情節太具普遍性,小說的諷刺之筆毫無疑問足以直刺讀者的內心。宋凡平在小說中慘死,除了引出李光頭與宋鋼這對繼兄弟往後的人生故事,更重要是寫出那個年代很多正常人的無奈與悲哀,當政治口號扭曲人性而且橫掃一切,所有人都活得全無尊嚴,越有本事的人下場就會越慘,這是《兄弟》上部的書寫重點,也是作家總結現實時一種直面核心絕不含糊的態度。


上部的悲劇結局絕對能挑起讀者對這個故事的期待,但真正令余華備受批評的是小說的下部, 因為他真的用心用力令廣大讀者自行想像的美好未來一一毀滅,這種反常的安排足以令人越讀越不安,而余華卻強調這是一本寫實的作品。李光頭與宋鋼因為有不同的血脈所以傳承了不同的性格,前者機靈百變,一身流氓習氣,完全是傳統小說“混世魔王”的化身。後者正直善良做事講求原則,是典型的正派人物。兄弟兩人雖然一起成長,但行事作風卻形成強烈的對比。余華張揚地安排李光頭在改革開放之後憑著膽色與智慧從商,然後平步青雲, 一步一步成為富豪,開創出遠大前程,其實他更要藉李光頭的瘋狂發達事跡映襯宋鋼堅守原則所落得的窮困潦倒。表面看來, 余華以一種說書的口吻講述一段鄉鎮傳奇, 但事實上他是通過宏大的敘事方式諷刺改革開放之後社會經濟發展的種種虛偽與不公。小說下部的篇幅比上部長很多, 為了表達暴發時期極端誇張的荒謬風氣,余華使出渾身解數,盡力鋪陳李光頭暴發之後如何顛倒黑白,以一套“革命語言”招搖撞騙,做盡道德淪喪之事,而且以他舉辦”處女美人大賽”的種種潛規則內幕盡情譏諷整個社會的唯利是圖毫無良心與尊嚴可言。當李光頭放飛自我任意妄為依然如魚得水,沒有做錯任何事的宋鋼卻被現實生活壓得無地自容難以翻身,兄弟兩人的際遇對比鮮明,弄虛作假的人渣可以大獲全勝,勤奮上進的漢子卻被時代戲弄得不似人形。作家行文嬉笑怒罵,幽默感十足,但全書的悲憤其實力透紙背,承載著無數平凡人的眼淚。

批評《兄弟》的浪潮在2006年及2007年處於高峰,當時很多學者與作家寫文章批評這是一本”失敗的小說”,論者往往以小說情節對比於現實世界,指責余華的作品脫離現實,只為了吸引讀者而胡亂編寫。但這個世上既然有失敗的作者,也必定不乏”失敗的讀者”,很多人在讀小說時會完全忽視這種文類具備了虛構的通行證,既然不是歷史考證,那有必要段段探真?余華有意用兩兄弟的故事書寫中國人四十年來的際遇,他自然要以高度濃縮的方法來處理,不一定是把讀者認同的生活照搬到小說中,但卻可以用天馬行空的手法笑嬉嬉地提醒讀者:當下的社會正上演一場虛假戰勝真實,山寨蓋過原版的鬧劇。更有意思的是,直到全書結束時,鬧劇尚未閉幕,“李光頭們”仍在耀武揚威,還準備要花大錢去征服太空呢!

我之所以會在2022年選擇閱讀這本寫於十幾年前小說,一方面是想了解當代中國最有份量的說故事人當年如何為社會把脈,另一方面是希望看完書中橫跨幾十年的荒謬、殘酷、悲慘、瘋狂、浮躁、痛苦、怪誕之後,可以對來自那個社會的人和事加深了解,從而想像到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知道有些朋友出於各種原因而對簡體字與中國作家不屑一顧,可是我從來都不會這樣想,簡體字的出版市場相當龐大,放棄閱讀等於封鎖了自己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在十幾億人之中,不見得都是千人一面的,當中也一定有別具智慧的人物與熱心熱血的好作家是值得大家支持的,余華應該算是其中一位。今年重新閱讀《兄弟》,我覺得是恰當的時機,余華的前瞻想法證諸於現在其實更能說明問題,他沒有亂寫,也沒有誇張,只是當時有太多人看不懂,或者沒有勇氣看懂吧!寫完《兄弟》之後,余華面對巨大的爭議而沉寂了七年,如果他不是早已有《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的銷量與聲譽,恐怕也不容易撐得過《兄弟》惹來的是非與風風雨雨。在許多讀者的印象中,《兄弟》就是一本爛書。 但如果你有認真閱讀這50萬字,自會明白即使被說成爛書,這也不應該是對作者的形容,此書不只寫出了主角的爛,還描繪了群體、社會、體制,甚至歷史的爛,總之是寫出一個“千瘡百孔,無處不爛”的時代。我覺得多讀這類“爛書”,才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壞與更壞,培養足夠的機動性,不致被巨大的破爛吞噬。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前輩

地獄的另一面

打破常規